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1988年读《全方位的无限》(续)

已有 3585 次阅读 2012-3-19 06:36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988年读《全方位的无限》(续)

武夷山

 

第三章 生命是怎么开始的?

1943年,薛定格发表《生命是什么》。

1948年,冯. 诺依曼用计算机来譬喻活细胞。

薛定格未问,新陈代谢与复制是否可区分。诺依曼则认为,从逻辑上说是可区分的。可以假想由纯硬件组成的生命体,能新陈代谢但不能自我复制。

我提出生命的双起源假说。

按照这个假说,RNA不是原始的活分子,原始活分子是蛋白质。即,在RNA上场之前,已经确立了某种生命。

至于蛋白质生命的起源,蛋白质新陈代谢的起源,是下一块伟大的处女地带,有待实验者探索。

林恩. 马古利斯是卡尔. 萨根的第一任妻子。她传播并加以系统化的思想是:寄生与分化是细胞复杂性进化的驱动力。

AMP磷酸腺苷)好比软件,ATP(三磷酸腺苷)好比硬件,二者的化学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功能完全不同但都很重要。

RNA看成最古老、最顽固的寄生病,这一假说很有吸引力,因为第一,它与人类经验是一致的,即“硬件先于软件出现”。现代的细胞像是计算机控制的化工厂,蛋白质是硬件,核酸是软件。

 

第五章 为什么生命如此复杂?

薛定格的写作特征是,语言清晰而俭省,这种能力罕有其匹。

 

第七章

本书的标题有两层意思。第一,通过生命和智能的作用,宇宙逐渐发生自我意识,它具有无限的潜力;第二,人类作为一个小小行星上的生命之监护人,具有无限的责任。

本书第一部分将多样性视为事实,第二部分将多样性视为目标。

第一部分将宇宙中的生命看成有待我们解释的现象,第二部分将宇宙中的生命看成我们应珍惜的遗产,看成有待我们去努力争取(earn)的命运。

第二部分讨论智能之根。

 

相关阅读

武夷山,1988年读《全方位的无限》(第一部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54453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49187.html

上一篇:英汉词典查不到(之三十九)
下一篇:今天收到的招聘枪手邮件
收藏 IP: 219.142.130.*| 热度|

4 井然哲 许培扬 曹聪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