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 精选

已有 6616 次阅读 2010-8-5 06:50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按:编辑部对此稿做了不少删节,删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但是,观点如此怪异的文章能够发表出来,我还是要衷心感谢《光明日报》及其编辑。过几天我把原稿贴出来。)

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

武夷山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0年8月2日)

        一般说,创新是与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不变化,都是老一套,还算什么创新呢?我却想说,还存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型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是更重要的创新。

  乍看起来,这绝对不可理解。不变就是保守,是创新的反义词,怎么能与创新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创新本身就含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我所说的以不

变应万变型创新,是用基本不变的方法与思路,去对付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里,手段是不变的,手段所服务的目标却是个移动靶。我们现代人类碰到的许多重大挑战,都是比创造利润与财富更艰难、更变化多端的复杂任务。

  下面,我们以中西医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现代医学(俗称西医)的治病思路,是以变应变。出现了艾滋病,就着手开发艾滋病疫苗;出现了SARS,就着手开发SARS疫苗;出现了H1N1流感病毒,又赶紧研制H1N1疫苗。且不说,疫苗能否研制出来(1981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例艾滋病人,迄今近30年了,仍没有管用的艾滋病疫苗问世)。且不说,研制疫苗的速度能否跟得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单是疫苗开发所涉及的巨大成本,就意味着公众不一定能有机会享用这一成果。

  中医药学的保健与治病思路,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古时候,人们就用那些草草棍棍治病,几千年后,人们照样用这些草草棍棍治病,只是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人调整药方罢了。《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有一句台词:“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在真正优秀的中医面前,有古代先哲的医学思想与经验垫底,简直没有什么疑难杂症和新病种不能对付的。

  就以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金花清感颗粒”新药研发为例,中医药制方筛选团队的专家们针对疫病的流行规律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症状特点进行了潜心研究。按照中医理论,参考《伤寒论》、《瘟疫论》等中医经典古籍的百余张古方治疗疫病经验,结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的统计分析资料,以具有2000多年治疗发热性传染病历史经验的“麻杏石甘汤”和具有200多年治疗温热疫病历史经验的“银翘散”为基础方,集中数十位中医专家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经验,通过全面临床研究实践优选出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两个有效方剂,经辨证论治反复筛选,最终形成目前的“金花清感”方。专家们通过采用国际通用的医学科研方法来评估,证实了“金花清感”方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方药。值得一提的是,“金花清感”方费用十分低廉,单日费用仅为16元,总疗程费用80元,无不良反应,且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

  “金花清感方”的问世,是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的一个极好范例。尽管新病种层出不穷,但是,中医药专家的诊疗思想没有变,对付有关病症的基础方剂没有变,这样,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的费用,筛选出有效的方剂。

  那么,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有什么突出的特征呢?

  我觉得,其最突出的特征,与某类艺术创作有很高的相似性,那就是强调“回到源头”。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高狄(Antonio Gaudi)曾说过:“原创性就是回到源头。”持这样观点的艺术家并非只有他一个人。按我的理解,这里的源头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某种宝贵的艺术观念的源头,二是诞生了该观念的那种文化、那种土壤。为什么很多西方艺术家对非洲艺术情有独钟?为什么很多中国艺术家特别愿意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原因之一,是非洲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反而使得他们保留了较多原始性、质朴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激发艺术家灵感的不竭源泉。

  本文强调以不变应万变型创新,并非要否定另一种创新。事实上,这两种创新也是一阴一阳的关系,阴阳相济,善莫大焉!

  (本为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50101.html

上一篇:[转载]大学排名还需改进
下一篇:护生,微妙的字眼
收藏 IP: .*| 热度|

40 杨正瓴 王安良 周忠浩 罗德海 彭新宇 张志东 章成志 张檀琴 曹广福 孙学军 蒋敏强 王号 曹聪 钟炳 张焱 杨秀海 陈国文 刘立 吉宗祥 孙庆丰 吕喆 魏瑞斌 苏红 王启云 蔣勁松 陈湘明 马光文 侯成亚 鲍海飞 李泳 刘晓瑭 丛远新 王永林 刘广明 郑永军 黄锦芳 曾新林 zy88093139 vigorous sanxingxu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