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约翰. 巴罗《不论》精彩片段 精选

已有 5475 次阅读 2010-7-25 06:40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约翰. 巴罗《不论》精彩片段

武夷山

 

约翰. 巴罗的《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李新州等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是本好书,妙论迭出。摘抄几段妙论,如下:

 

一个充分简单的能够完全理解的世界,将会因其太简单而不能包含能够理解它的具有意识的观测者。

一个令人惊奇的悖论,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东西。

逻辑似乎是人类思维的最后一站。我们可以从科学退到数学,从数学退到逻辑。但从逻辑似乎是无路可退了。

(生命的奥秘在于生是向前的,理解却是向后的。――克尔凯郭尔)

一旦你进入了别人创造的、有影响的标准方法所限定的过程,你就放弃了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它的机会。教育的全球化,使用视频连接,使更多的人只由同一个人来教授,这样有许多明显的好处。但从更高的层次来说,这也存在着弊端。

有的时候,那种似乎是太成功的活动极其遭到忌妒。(博主:这句话好极了。)

(互联网)联系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多样性的消失。

受进化论的启迪,尼采和斯宾塞等哲学家提出了一个有时被称作“浮士德”的科学观,即人类始终都处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利用自然来造福人类。

在任何存在任意种类秩序的世界中,进而在任何有生命支撑的整个宇宙中,必然有模式,因此也必然有数学。

在那些宇宙(指没有不可能性的宇宙)里,可能性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就不会存在复杂性,更不会存在生命。

获取信息是非常昂贵的,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博主:人们在高喊“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口号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获取信息是很便宜的。

 

全书最后一句话是:

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边缘部分比它的主体部分能更好地确定它的特征,不可知的比可知的更具有启示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47083.html

上一篇:感谢Shiyang1013网友
下一篇:[转载]铁凝:桥的翅膀——在巴黎首届中法文学论坛的演讲 [散文]
收藏 IP: .*| 热度|

14 吴跃华 赵国求 张檀琴 王号 钟炳 迟菲 吕乃基 陈湘明 鲍海飞 孟羽 洪坤 曾新林 yinglu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