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怎样做读书笔记 精选

已有 15174 次阅读 2009-8-29 07:09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怎样做读书笔记

武夷山

 

蒋劲松博主昨日让我写一写如何做读书笔记。遵命。

 

一、            缘起

小学高年级时,一次碰巧看见我妈妈的笔记本上随便抄录的一句谚语:“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印象极深,于是决定开始做笔记。

一开始,不过是抄录成语、谚语、歇后语什么的,例如,“燃犀独照”就是那个阶段抄下的一则成语。多年后,我在一首译诗中还用了这个成语,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975)。

做笔记,就用普通的本子。上大学后,才用塑料封皮的“奢侈”本子抄录。我知道,马克思有做读书卡片的习惯,但是,在我小时候,买卡片一定比买本子贵,我们经济上承受不起。

直到今天,我仍旧主要用纸本做笔记。为什么不用电脑呢?一是因为,我是个落伍的人,习惯了纸本;二是因为,我觉得,技术越发达就越不安全(此论断具有普适性)。我的办公室某夜曾经被小偷光顾过,此君翻遍了各个抽屉,未发现钞票,就走了。次日晨我发现,有人造访过,但我的轻薄型计算机主机还在,长出一口气。那个计算机若被拿走,我就死了一半了,里面有我多少文稿啊。但是为什么没有全死呢?因为几十本读书笔记还在。我估计,99%的小偷不会偷我的纸质笔记本(即使这个估计的百分比不准确,也不会引起小偷们的公愤吧),但偷计算机的概率要高得多。所以,纸本做笔记较安全。

 

二、分类

我曾经准备了十几个笔记本,分别记录科学学、情报学、自然科学、语言(含翻译)、文学、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各类内容。后来发现,这样做不好,一是分得太细,用起来不方便,有时需要找好几个笔记本,二是使用量不平衡,“科学学”两本都记完了,“俄语”那本记了还没有几页。于是,合并同类项,现在基本上用四种笔记本:英文科学元勘(科学计量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技政策等)文献、英文情报学文献、英文杂类(含前两类以外的所有学科)文献、中文所有学科文献。这一分类“粒度”对我比较合适,故坚持至今。

我的笔记本还有一个用法,就是两头用:从前往后记,从后往前记,在中间“合龙”。从前往后,记的是读书心得,从后往前,记的是今后待借、待译(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出版社,或者能找到适当的经费支持)的书目,自己待写的题目,待某一研究生做的题目,等等。英谚云:You canno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但是,谁也没说笔记本不可以both ends地用。

 

三、            用途

第一个用途,拓展视野,更新知识。这一点不需解释。

第二个用途,写作灵感的触发点。我知道,记忆力极好的马克思,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复习”其卡片。那么愚钝如我,更得不时温习我的读书笔记。没承想,往往在温习过程中,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我的大量短文,就是这么诞生的。尤其是,在所里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后,冗务繁多,整块时间急剧减少,我就要求我自己:至少在每个大节日(春节、五一、十一)的前夕,一定要写一篇东西出来,长短不限,因为在放假前一天,基本上不会开会,也基本上没有电话干扰。在这一天,如果我腹中没有现成的题目,那么必是从读书笔记中找灵感。可以自我安慰的是,我的“节日前必写文章”的规矩已经实施多年,未有中断。

第三个用途,是最晚出现的,便是改写为博文。我发现,多年前做的笔记,若现在读起来未觉得过时,则说明其观点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如陈酿。那么,与博友分享一下,不亦宜乎。这就是我目前大部分博文的原料。当然,这样的老本,总有耗尽的一天。目前来看,老本还可吃一阵。如果没有博客呢,这些笔记只能让我一个人享用,挺可惜的。因此,我真心感激科学网。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52091.html

上一篇: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外二则)
下一篇:一个观察:丹麦的创新目标围着企业转
收藏 IP: .*| 热度|

36 傅蕴德 赵星 薛长国 章成志 郑融 梁进 陈儒军 鲍博 刘进平 张檀琴 陈绥阳 王安邦 王德华 罗帆 俞立平 周春雷 陈国文 吉宗祥 熊李虎 刘钢 吕乃基 王启云 苗元华 柳东阳 刘玉仙 刘岩 王力 蔣勁松 马光文 李泳 宋和平 左正伟 郑文达 欧阳峰 christine sarahyy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