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从保证5/6工作时间说起
(发表于《科技导报》1997年第7期)
武夷山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科技兴国’’战略方针正激励着广大科技人员努力奋斗。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要想把“科教兴国”口号落到实处,工作将是艰辛的,道路将是漫长的。历史表明,科研活动总是易于受到不同种类的干扰和制约,而这些干扰和制约所表现出的长期性、顽固性和严重性却是相当惊人的。在此仅以人们也许已经淡忘了的“保证5/6工作时间”问题为例,作一剖析。
早在1956年初,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就明确提到,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每周至少有5/6的业务工作时间,并同时着力解决图书资料、工作设备及助手配备等问题”。
1960年12月国务院又专门发布了“关于在科研机构中坚持8小时工作制和保证科学研究时间的通知”。
1961年,聂荣臻同志在向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关于当前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又说到,今后“5/6的工作时间必须有保证,不得占作他用”。
长期主持科委工作的武衡同志,1972年曾尖锐指出,保证科研人员5/6的时间搞业务工作,从来未能落实过,并指出,这是“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后果。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亲自召集科教工作座谈会,有13位科学家、13位教育家及科技战线领导共30多人出席。小平同志在会上再次提到,“至少必须保证5/6的时间放到研究工作中去”。
1978年,小平同志在著名的“3.
可见,广大科技人员及中央领导单就5/6工作时间问题,上上下下就已呼吁20多年了。
但20多年下来,科研人员仍深切感到业务工作时间被挤占、被耗费始终是制约发挥潜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们似乎不再听到“保证5/6工作时间”的呼声了。因为在新形势下,制约科技人员(尤其是基础研究人员)发挥潜能的主要因素早已变迁为科研经费短缺了。但我们仍不能不注意到,若将科研人员为争取科研经费而四处疲于奔命的时间扣掉,他们剩下的科研工作时间大概也是很难保证“5/
再者,1956年周总理提到的“图书资料、工作设备及助手配备”等问题不仅长年未获解决,而且问题愈演愈烈。仅以图书资料为例,我国绝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面临采购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如笔者所在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原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在80年代曾订有8000多种外文报刊,那时尚能较好地满足各方读者的需要。但由于外文报刊不断涨价,而国家拨给的文献采购费用却多年基本不变,再加上外汇并轨因素,结果所里外文报刊订购量剧降到不足400种。而且连年来还对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欠下一大笔外刊外汇债。外刊订阅如此之少,以至所内的期刊阅览室经常呈现出门可罗雀的凄凉景象,每天读者流量仅几十人。
许多科学家惊呼:图书情报资料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的瓶颈。如何解决“5/
(责任编辑 蔡德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