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良好科研评价涉及的科研人员的德性 精选

已有 5000 次阅读 2022-12-15 07:3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良好科研评价涉及的科研人员的德性

武夷山

 

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杂志网站2022年3月12日发表了意大利罗马大学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工程系的Cinzia Daraio教授和罗马大学哲学系的Alessio Vaccari合著的文章,How should evaluation be? Is a good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lso just?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od evaluation(评价应该是什么样的?科研之良好评价也是公正的评价吗?走向良好评价之实施)。

文章摘要的大意如下:

在本文中,我们回答了“评价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提出了“科研实践之良好评价”的概念。作为社会实践(按照美国圣母大学哲学教授A. MacIntyre的说法)的科研实践之良好评价,应当虑及科研人员的稳定动机和品格特征(即德性)。我们还论证说,良好的评价也是公正(超出了“公平”的含义)的评价,因为致力于良好的科研实践就意味着要虑及广义的“正义”。之后,我们提出,为了对科研实践进行“良好”评价需要奠定知识基础,为评价科研人员的德性而开展问卷调查。尽管后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通过采用本体模型和分类知识,采用能够在此知识基础上进行推断的推理算法,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道路来检验问卷所反映的信息之一致性,就如何通过问卷采集数据进行正确连贯的分析。最后,我们描述了我们的提议在改革现行科研评价体系方面的潜在用途。

 

作者将构成了良好科研实践的德性枚举如下:

智识性德性

——准确性

——真诚、诚实

——创造性

对自身有益的品格德性

——谦卑

——自豪

——耐心

——谨慎

——韧性(指无惧失败、继续前行的能力)

对他人有益的品格德性

-——勇气

——共情、厚道

——诚信

——正义

——实用智慧

文章结论的大意如下:

本文中,我们详述了良好科研评价的模型。该模型认为,良好的评价必须虑及构成了良好科研实践的三类品格,即科研人员的德性、科研实践的内在善和外在善。我们将科研实践的成分区分为领导者和良善诚实的科研人员两类。我们还论证说,科研实践之良好评价也是公正的评价。这取决于这样一桩事实:良好的评价也必须虑及科研人员的正义美德。我们论证说,正义美德不能化约为公平(fairness),还得包括两种能力:对科研实践的底层规则进行创造性的、详尽的阐释的能力,根据自己在科研中扮演的角色判断自己在“良善”中的应得份额的能力(不过度索取)。基于规范伦理学所采用的概念工具,特别是从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开始编制一个调查问卷,它能够揭示个体研究人员身上的德性之存在和质量。我们坚信,采用基于本体模型的建模过程,使我们能进一步开展认知面试法,以帮助我们应对该研究领域的许多挑战。

我们的模型呼应了欧盟最近的号召,即改革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现存评价程序。意识到个人品格在科研实践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我们建议要抵消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的影响,在极端的情形下甚至要完全取代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研评价。这一整合的程度无法抽象地决定,而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要看被评价对象属于那一块: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科研项目还是整个科研机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67917.html

上一篇:在合资公司董事会上与外方争论——日记摘抄955
下一篇:王德禄先生千古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23 许培扬 王涛 郑强 刘立 李东风 史晓雷 周春雷 王兴 杨正瓴 彭真明 陈波 尤明庆 王安良 代恒伟 冯圣中 毕重增 程少堂 曾荣昌 张坤 晏成和 孙颉 宁利中 俞立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