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与人工愚蠢,知识经济与无知经济
武夷山
英国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交叉科学评论)杂志网站2021年3月7日在线发表了英国肯特大学英语学院准教授Michael Falk的文章,Artificial stupidity(人工愚蠢)。该文的摘要如下。
围绕人工智能(AI)的公共辩论被“弗兰肯斯坦综合症”所支配着,“弗兰肯斯坦综合症”的意思是:害怕AI将成为超人并摆脱人类的控制。虽说超级智能从理论上说是可能实现的,但这个说法转移了人们对一个更紧迫问题的关注:人工愚蠢(Artificial Stupidity,简记为AS)的冒头。本文讨论了弗兰肯斯坦综合症的文化根源,提出了一个评价人工智能体的愚蠢度的概念框架。然后本文梳理出一种揭露AS之风险和收益的另类文学传统。在Edmund Spenser、 Jonathan Swift和 E.T.A. Hoffmann的作品中,AS取代、奴役或哄骗了人工智能体的使用者。Joseph Furphy 和 Laurence Sterne这两位作家则较为乐观,在其想象中,AS能够用作地图或管道,从而增强人类的智能。对于目前驱动着AI辩论的神话,这些作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反叙事。他们识别出了即使是愚蠢的人工智能体也能挫败人类目标的一些情形,展示了文学文本的社会价值与科学价值。
博主:据百度百科,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年-1599年1月13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史诗《仙后》,田园诗集《牧人月历》,组诗《情诗小唱十四行诗集》、《婚前曲》、《祝婚曲》等。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爱尔兰作家,政论家,讽刺文学大师,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他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文学创造者之一”。
E.T.A.霍夫曼(1776-1822),本名Ernst Theodor Wilhelm Hoffmann,德国短篇小说作者及小说家,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其著作风格怪异。
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 1713-1768),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整个世界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他出生于爱尔兰的科龙梅尔。由于父亲是名军人,1759年,他在四十六岁的时候开始创作小说巨著《项狄传》,共写了九卷(1759—1768)。1768年,他的另一部伟大的小说《感伤旅行》完成两卷,但之后不久,他染病不治身亡,两部小说的写作也因此中断。
另据https://www.encyclopedia.com/history/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joseph-furphy,Joseph Furphy(843-1912)是澳大利亚小说家,被视为“澳大利亚小说之父”。
无论对于什么事物,尤其是被热捧的事物,我们都应看到该事物的另一面,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使事物的发展符合人类的期望,而不是人类被时髦事物牵着鼻子走。
我以前写过“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也是为了提醒大家面对美誉度甚高的“知识经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录此文如下:
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9年2月27日)
澳大利亚《普罗米修斯》杂志2008年12月号发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的Joanne Roberts博士和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的John Armitage博士合写的文章,题目是“无知经济”(Ignorance Economy)。他俩认为,知识经济的概念早已炒得火热,但是必须看到,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无知经济。无知,指的是缺乏知识、信息与技能。知识经济与无知经济的关系,具体表现为8个方面。
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经济的知识基础越专门化,将人们的无知用于商业目的的机会就越多。举例来说,个人理财咨询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行当,就是因为很多人既缺乏理财意识,更缺乏理财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知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同义词。
2. 越来越多的知识被编码化,进入了数据库和知识库,这些知识获得更多的查询和应用。可是,不易被编码的缄默知识就面临被弃置的危险。例如,一些老中医的把脉诊病技能简直可说是出神入化,但是,传授这些技能是很难的。现在,有人把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不能用现代科学术语解释清楚的东西就打成伪科学,中医药就是他们的攻击对象之一。于是,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就更形严重了,谁愿意被戴上伪科学的帽子呢。那些优秀的老中医年事已高,若没有一大批悟性较高的后起之秀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则我们今后在中医药领域完全可能比前人、比古人更无知。
3. 无知也是知识商业化的必然产物。现在,很多高技术产品的设计很高明,使用很方便,但使用高级产品的消费者却难免越来越笨。早在中学阶段,我就对日光灯电路、启辉器和镇流器的原理十分清楚,老式日光灯的小毛病我也能对付。目前的新式日光灯已经将启辉器、镇流器都做成集成电路了,于是,新式日光灯再出了毛病,我就束手无策了,只能再买新灯。也可以说,我比以前更无知了。(博主今记:用前文的话说,这也是“人工愚蠢”的一种表现。)
4. 知识越来越受到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人们利用知识的渠道受到比过去更多的限制,造成了进一步的无知。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条款对于发展中国家是非常可怕的东西,按照这些苛刻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动辄犯规。
5.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专家更值钱,他们获得很高的报酬,这样他们就没时间、没动力去从事一些其实可以带来愉悦的活计,比如遛狗、购物、整花弄草,于是,社会对低技能工作者提供此类服务的需求就永久化了。换句话说,社会的运转需要越来越多的相对无知的人。比如,笔者在中学时期是自己大修自行车的,现在不舍得花修车时间,肯定是花钱找人大修。其实,为我修过车的某些师傅的手艺,我还真看不上,那也只好认了。
6. 正是很多人无知,才使得社会对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长。谁自我保健的意识和知识差,就可能三天两头需要找医生。
7. 很多组织都越来越强调知识管理,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在重视知识管理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无知的管理。比如,真正重大的创新性成果的起点,往往需要人们忽视现有的范式,要跳出框子进行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换句话说,有时无知反而促成了创新,拥有知识反而成了探索的障碍。笔者有位朋友是理工科专业的海归,多年前,他妻子请他帮忙改造一台电脑绘图仪。我的朋友说:你不给我电路图,我怎么下手啊?他这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妻子求助未成,就自力更生去了,她通过观察别人改造的绘图仪的内部结构,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绘图仪改造成功。我的朋友事后感慨地说:你说我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
8. 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竭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穷国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变得更加无知。2009年2月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芝加哥大学的James Evans和Jacob Reimer合写的文章,题目是“开放获取与科学的全球参与”,他们发现,开放存取的论文获得更多的引用,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在引用这些文章。过去,他们没有钱订阅科技期刊,就谈不上引用。现在,他们接触了较多的开放获取期刊,就较多地引用了这些期刊上的论文。
总之,无知经济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提出此概念者并非打算将知识经济的概念彻底颠覆,而是通过另一反向视角的观察,来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对知识经济的认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