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杂志2006年发表对《贝尔纳传》的评论文章
武夷山
英国杰出物理学家J.D.贝尔纳也是科学学的创始人。《自然》杂志2006年3月8日发表德国马普学会医学研究所的Kenneth C. Holmes对《贝尔纳传》一书的评论文章。原书标题为J. D. Bernal: The Sage of Science(作者:Andrew Brown,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中译本为《科学圣徒:J. D.贝尔纳传》(潜伟 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
我对这篇书评的摘译如下。文章介绍贝尔纳科学成就的部分,我略去了不少,对其科学成就有兴趣者可查看百科词条“贝尔纳(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9D%E5%B0%94%E7%BA%B3/19785558?fr=aladdin),而对其科学活动以外的行状,我则尽量译出。
J.D.贝尔纳逝世于1971年,他是上一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安德鲁.布朗关于这位非凡人物的引人入胜的著作强化了人们对这一强大而复杂的人物的钦佩。除了科学外,贝尔纳还涉入了当代政治和社会学发展的许多活动。
贝尔纳1901年生于爱尔兰,其母亲贝茜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女性。贝茜是美国加州人,高挑美丽,是斯坦福大学最早期的学生。她兴趣广泛,能说流利的法语(带有新奥尔良口音),参加过环法自行车赛。她在环法自行车赛比赛过程中遇到了过着小康生活的爱尔兰奶农塞缪尔.乔治.贝尔纳,后来与之结婚。贝茜本来是新教牧师的女儿,结婚时改宗天主教。她的儿子约翰.德斯蒙德生活在爱尔兰乡村,成长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会说法语和英语,与美国的姨妈、舅舅、表兄弟姐妹保持着密切联系。
他对科学的早期热情,导致自己被送到英格兰的贝德福德学校就读。他在那里不大自在,但学习了一些科学内容,阅读了很多东西。他获得了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奖学金,在那里先读的是数学专业,后来转到自然科学。......贝尔纳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政治及其他问题,于是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圣人”。在本科最后一年,除了用四元数表示法导出230个晶体空间群(并以此获得学士学位)外,贝尔纳还加入了伊曼纽尔学院最早的划船队,与恋人Eileen Sprague(后来与之结婚)一起撑篙泛舟河上,度过了许多幸福时光。用多萝西.霍奇金(博主:贝尔纳的学生,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其科学传记中的话说:圣人过的是极其充实的生活。
1923年,...... 在Arthur Hutchinson(博主:皇家学会会员)推荐下,贝尔纳被伦敦皇家研究院院长威廉.布拉格(博主: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收为博士生。.....他在Paul Peter Ewald发表相关文章之前就发明了埃瓦尔德衍射球(博主:这个名称是后来定下来的),但他一向慷慨,就将该发明的全部荣誉都让给了埃瓦尔德。
贝尔纳夫妇很享受在伦敦逗留的短暂时光,他俩住在伦敦布鲁斯伯里区,双双加入了共产党和Holborn工党。1927年他们回到剑桥,因为贝尔纳被任命为剑桥大学Arthur Hutchinson所在的系的结构晶体学讲师。......他的实验室(坐落于原卡文迪许实验室大楼内)很快成为国际性的研究中心。他关于甾族化合物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回过头来看,可以说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贝尔纳一次访问莫斯科见到了R. H. Fowler(博主: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随后开始研究水的结构。他招收了多萝西.克劳福特(结婚后随夫姓霍奇金)为学生,后来又招了马克斯.佩鲁茨,这两人后来都获得诺贝尔奖......
1930年代中,贝尔纳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如此卓越的分析思维的一个人怎么会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至今仍在讨论之中——这似乎是一种信仰行为,他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代替了原来对天主教的信仰。显然,贝尔纳的信仰顿悟发生于1931年的伦敦科学史大会上。尼古拉.布哈林领队的苏联代表团到晚了,会议主办方额外给了他们一个上午发表观点,阐释其科学史理论,而贝尔纳从此以这一理论为圭臬。
1938年,贝尔纳被任命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物理学教授,但由于二战爆发,他被征召入伍。政治家John Anderson要贝尔纳到国土安全部当他的科学顾问,“尽管他像地狱之火一样红”。贝尔纳与朋友Solly Zuckerman一起开始运筹学研究,给轰炸作业奠定了量化基础。......
战后,贝尔纳回到伯贝克学院做教授......
贝尔纳继续热情地支持苏联。不过,他由于支持李森科而受到严厉批评。贝尔纳的这一判断失误难以理解。
贝尔纳在科学与社会方面著述甚丰,他关于科学规划的许多革命性观念现在已经是常识性的了。接近生命的晚期时,他投身于为工党做规划 ,但由于健康恶化,这项工作夭折了。多次中风使他失能,尤其是无法与外界交流——对于一个一生靠交流吃饭的人,这真是悲哀的结局。
这是一本非常棒(且分量很重)的书。由于贝尔纳涉入了当时的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本书不仅是传记,也有了20世纪上半叶社会史的味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