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技术猜想与科学假说 精选

已有 7132 次阅读 2020-6-2 07:26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猜想与科学假说

武夷山

 

    Bioscience Hypotheses(生物科学假说)杂志(该刊2008年创刊,2010年就停刊了)2008年第1卷第4期发表了William Bains写的社评Technological Speculations and Science(技术猜想与科学),就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差异和关系发表了独特的看法。下面我对此文做一些摘译(不是字斟句酌的,只是大概表达其意思)。

 

    什么造成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我觉得,并非事实和数据的稳定积累,尽管我们几乎所有人正在做这些事。我觉得,也不是对生命过程本质的敏锐洞察,尽管科学奖都是针对这类成就的。我觉得,是技术人员造成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

    如果硬件在生物学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没有创办Nature Hardware(自然硬件)杂志?为什么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没有设立一个“工程”栏目?因为科学与技术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科学要做的是构建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模型,然后测试这些模型。于是,某些科学家“只是”积累数据(新陈代谢图,基因组序列,等等),某些科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去构建关于世界的模型,还有一些科学家对这些模型(及原初的数据采集策略所隐含的模型)进行测试。每一新实验,每一条数据,都具有潜在价值。

    相形之下,技术则猜测或猜想某物可以做出来,然后进行尝试。真正的技术突破(而不是渐进创新)是通常的科学逻辑的逆过程。对于科学,一个好的假说在被证伪之前就是真的。一个反例就能否定一个假说(当然,现实情形很少会那么简单),然后这个假说就永远被否定了。没有任何新实验能让燃素说和本轮说起死回生。对于技术,你可以猜测任何东西,但直到你证明猜测为真,这些猜测都被认为是错的。只要一个工作原型就能证明技术猜想,然后此猜想就永远为真:现在没人会说,建造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是不可能的,稳定行驶的双轮自行车是不可能的,高度超过150米的石材建筑是不可能的,因为实例存在着。这就是为什么专利需要有可行的实例。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使有物理可能性的限定,但技术猜想其实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于是,(有人认为)发表技术猜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技术之体现价值的部分是制作第一个原型,一旦做出了原型,其科学意义就在于用这个技术可做出什么。一个能几分钟之内就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机器是有用的,就是因为测了序的基因在科学上有用。

    不过,这种看法就相当于说,发表科学假说是没有用的,除非你有整本书那么多的数据来支撑假说。问题在于,与科学创意不同,技术创意很少源自一个人的头脑或一个学科。基因组测序技术来自化学、生物化学、流体工程、控制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汇聚。MRI(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仪是基于高深的物理学,而不是医学,但是医学对于MRICT的发明至关重要,因为医学定义了他们该做什么(也提供了测试样例)。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如果创意不发表出来,潜在的协作者怎么知道你有一个好创意呢?

......

    因此,本刊欢迎的稿件不仅仅是新的科学假说,也欢迎新的技术假说或猜想。因为科学被技术所推动(技术又被科学知识所推动),所以将“技术假说”纳入公共范畴是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6001.html

上一篇:2002年3月5日向科技部领导汇报工作后部领导的发言记录
下一篇:2002年个人述职报告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28 张忆文 王安良 郑永军 张凯军 曾杰 马鸣 黄永义 史晓雷 杨正瓴 周健 刘浔江 鲍海飞 晏成和 刘立 张成岗 秦晓鹏 王秉 代恒伟 俞立平 尤明庆 文克玲 张国宏 李建国 白龙亮 姚远 许培扬 籍利平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