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dn

博文

“发SCI一堆,进企业全懵”需要改变

已有 4076 次阅读 2020-2-25 18: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很多发SCI文章后。所研究的内容自己都不再理会了,只能躺在那里睡大觉,成了“鸡肋”。

       “发SCI一堆,进企业全懵”。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会有中国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

      举一个例子:本来一碗鱼汤就能解决“夜盲症”的治疗,非要从鱼汤中提取出“维生素A”,再用于夜盲症”的治疗,人为的复杂化问题,加大了应用成本与应用的繁琐,这种研究,也属于“空中阁楼”。

然后判定“熬鱼汤治疗夜盲症”的水平低于“维生素A治疗夜盲症”,这就是制造“空中阁楼”。

      从鱼汤中提取“维生素A”可以替代“熬鱼汤”治疗夜盲症,就会认为是比“熬鱼汤”更科学,这也是一种误解。

      其实,从“治疗夜盲症”的角度,“熬鱼汤”要比“从鱼汤中提取“维生素A””更科学更合理。

      “熬鱼汤”发不了SCI,“从鱼汤中提取“维生素A””,可以发SCI,然后就有“从鱼汤中提取“维生素A”比“熬鱼汤”更科学、水平更高的判断。这就是维SCI至上的具体体现。

      有人会认为治疗夜盲症“维生素A”水平远高于“熬鱼汤”。这属于主观判断的水平。

      这就是“SCI至上”或“维SCI”存在的问题。也造成了目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出现的“发SCI一堆,进企业全懵”的问题。

      “空中阁楼不如“落地草棚更有意义。在应用科学研究领域,只会“纸上谈兵”、“叶公好龙”、“郑人买履”的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会有中国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

      科学研究的未来应该是:能顶天能立地”。“文章水平,应用价值高”。

      注* 这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维生素A”的基础作用研究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开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36597-1220360.html

上一篇:[转载]研究称:华南海鲜市场并非新冠病毒发源地
下一篇:[转载]大连工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收藏 IP: 175.190.27.*| 热度|

23 贾玉玺 蔡小宁 郑永军 程高明 武夷山 张勇斌 张叔勇 杨正瓴 季丹 范振英 宁利中 马军 梁洪泽 刘钢 吉培荣 王安良 蒋刚彪 郁志勇 赵凤光 刘建兴 杨学祥 霍天满 王茂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