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旧书常读出新意

已有 7103 次阅读 2019-3-31 20:03 |个人分类:闲来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篇访谈文章登在3月29日《中国科学报》第六版的《读书》栏目里。

谢谢《中国科学报》霍悦的电话采访,并把有些零碎的谈话整理得很连贯。这篇文章基本反映了我现在的读书态度,也顺便推荐了两本书:赵凯华《定性和半定量物理学》,曹则贤《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

 

李轻舟的评论很得我心:“旧书常读出新意,俗见尽弃作雅人。”——虽然我并不能算什么“雅人”,也没有这个打算。

3月31日,《返朴》公众号转载了这篇文章。

 

 

 

姬扬:从旧书中读出新体验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752.shtm 

 

 

语录

 

“关于不读书这件事,我其实已经下决心很久了,确实有些不容易,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现在基本能做到不买书了,即使买也是一些看过的书;我基本上能做到不读新书了,除非有人强烈推荐,读书仅是从书架上抽些曾经看过的书。”

 

■本报实习生 霍悦 记者 李芸

 

 

 

姬扬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翻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姬扬的科学网博客,会惊讶于他阅读的速度之快、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对于搞了几十年物理研究的姬扬而言,从鲁迅到王小波,从古诗词到科学史,从《我不是药神》到《流浪地球》,书中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引领着他不断探索未知的远方。

 

《中国科学报》: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姬扬:我最近在看鲁迅的书,是一个合集,包括小说、散文和杂文。我之前读过鲁迅几乎所有的作品(除了一些译著),也读过很多写鲁迅的作品,比如《诗人斗士预言家:许寿裳谈鲁迅》《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等。家里有一些书,现在又翻出来重新读。

 

有过一定的人生经历之后,我再重新读鲁迅,就会有新的感悟。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他在文章中对于人性、对于社会的认识和剖析都非常深刻。我有一些翻译的经验,鲁迅先生也曾翻译过一些书。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他的翻译技巧一般,但如果设身处地思考,在那个白话文刚刚起步的年代,鲁迅能通过翻译带来新知识、新思想,我认为是一种很超前的意识。

 

《中国科学报》:你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

 

姬扬:我读书的兴趣比较杂,读过的书中物理科普方面居多,有与自身研究课题相关的,有和社会文化相关的,也有课本教材等教辅书,总之各个方面都有。我在求学期间,看过的武侠小说也蛮多。工作以后,武侠小说就很少读了。看武侠小说不用动脑筋,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休闲一下。

 

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我喜欢成套、成系列地读书。比如像王小波的书,是我在念硕士期间,从同学手中借了一本《黄金时代》,看完觉得很合胃口,于是便主动地找王小波的其他作品拿来读。对于一些不需要深入钻研的书,我的阅读速度也比较快。最初接触到的书往往是很偶然的。

 

其实不只是王小波,还有鲁迅、钱锺书等等,我都会把他们全部的作品慢慢读完。在阅读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会慢慢发现,一个人的写作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都比较固定。因此,这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对作者风格有所了解之后,读起来会越来越顺利。

 

《中国科学报》:非职业阅读对你的科研是否有所帮助?

 

姬扬:我认为,非职业阅读对于我本人的研究工作,很难说有直接性的帮助。但是,也正是看过很多类型内容的书,我能从中接触到不同的思路想法,体会到多元的表达方式,这对我的研究工作算是一种间接性经验。

 

要想了解世界,无非有两种途径,一种直接,一种间接。我觉得读书是最好的间接获取经验的方法,因此我一直都很喜欢读书。只不过,以前不如现在条件好,原来能接触到的书比较少,如今信息发达,网络上可以找到很多资源。

 

《中国科学报》:你曾在科学网的博客上提出“戒书计划”,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呢?

 

姬扬:关于不读书这件事,我其实已经下决心很久了,确实有些不容易,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我现在基本能做到不买书了,即使买也是一些看过的书;我基本上能做到不读新书了,除非有人强烈推荐,读书仅是从书架上抽些曾经看过的书。因为对我而言,人生观、价值观已经相对固定,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新书值得一看。

 

书中的信息太多了,没有人能看完全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挑选。我不看新出版的书,并不代表与现今社会脱了节,我会从网上了解信息、拓宽眼界,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科学报》: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

 

姬扬:我认为,我们要在深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之间有所权衡。比如,我最近几年喜欢通过知乎来浏览资讯。对于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我们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陷入思维盲区。知乎提供了一个网友之间相互交流、头脑风暴的平台,我在这个环境中,可以选择性地听见各种声音,避免形成一孔之见。

 

当我对网友谈到的某个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我会点进主页,把相关的文章都翻看一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碎片化阅读;我从其他网页链接中,阅读到了更全面、更深入的内容,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深阅读。网络形成了现代化的新型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效地加以利用。

 

《中国科学报》:1959年,斯诺作了“两种文化”的演讲,直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割裂。你觉得60年过去了,这两种文化是有了更好的融合和沟通,还是彼此之间隔阂更大了呢?

 

姬扬:今年春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一方面,我觉得从题材、画面等拍摄角度来看,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本人却对科幻不太感冒。原因很简单,科学研究讲究的是,不但要讲故事,还要求与之前的知识点环环相扣。而“科幻”却是打着科学名义的玄幻,为了故事的发展,科幻电影要想找到真正科学、严谨的描述不太现实。可见,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确存在隔阂。

 

因此,在我看来,突破瓶颈之前,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确实较大,可一旦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界限便不再明显。这种界限的突破与个人兴趣、努力意愿相关。我以前喜欢看武侠小说,举个相关的例子,这就好比要达到武林高手的水平,离不开个人的悟性、名师的指点、适当的机缘。

 

《中国科学报》:如果给年轻人推荐,你会选择哪本书?

 

姬扬:首先,对于兴趣偏向理工的青年学生,我推荐《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和《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由北京大学赵凯华所著,书中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例子,把基础物理知识与当今物理学前沿如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对称性分形等新鲜概念与课题生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是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曹则贤的最新科普作品。这本书介绍了许多科学巨擘的伟大成就,再现了他们在科学发现中灵光一现的时刻,说明了他们对科学技术乃至人类文明所起的推动作用。深奥的科学道理、奇特的发现过程,在曹则贤的生花妙笔下,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

 

其次,我认为在中学和大学阶段,课程中的课本教材相当重要,年轻人要认真学习。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课堂上、书本中告诉你的那些基础性重要原则,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可能很有帮助。

 

《中国科学报》 (2019-03-29 第6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170741.html

上一篇:跑步月记201903
下一篇:量子通讯争议,到底争些什么?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7 王春艳 王安良 武夷山 韩玉芬 杨正瓴 chenhuansheng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