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67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6789

博文

李小文院士“扫地僧”照片的回声分析

已有 4353 次阅读 2014-4-30 14:06 |个人分类:时事探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 性格, 服装

李小文院士“扫地僧”照片的回声分析

周 健

李小文院士那张“扫地僧”照片,引来许许多多眼球的注视。随着各种媒体对这一信息的快速传播,充满好奇、惊诧的受众群体也在一波一波的扩散,紧随这张照片而来的是多种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回声。现仅就科学网所及的、个人浏览到的(绝非全面)回声信息做一分析。

一、李小文院士本人

在科学网见到李小文院士本人对这张照片的回应,最直接的是另一张照片:站在左边的小狗,伸出右前肢挡住站在起右边的小猫的双前肢上。小狗恍惚在劝阻小猫不要冲动。图中还有几个文字:“哥,算了,算了!”这篇题为“敬答好友”的帖子,简洁、生动、形象、幽默地表达出了李院士的心态。从这个帖子,不难发现李院士朴素、真实、内敛的气质;还可以因此推论出李院士高尚的人品。因为,相对富裕的李院士并没有将金钱用来购买高档名牌服装,或者戴上一个“劳力士”手表来彰显高贵地位。而是将自己所获得的奖金用来设立奖学金,资助寒门学子。至于说到李院士的科学研究,科学网中的一条信息足以说明一切:“行业专家评价说,李院士是本专业在全世界的顶尖科学家中的前三名”。说到社会贡献,李院士对于中国遥感事业的重要贡献,已被公认。可以说“扫地僧”照片从一个侧面、以一种人们久违而又熟悉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地彰显出了李院士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的风采。不过,本人对李院士的气质和人品的认识,不仅仅是源于这张照片,更多的来源于李院士在科学网的博文。很显然,一个人的衣着与其个性、习惯、经济状况等有关,其展现个人气质、人品的能力也并非绝对。就像这张“扫地僧”照片中李院士的装束,其实就是四川农村(本人无意贬低农村人,我自己也出生在四川农村)老年男人的常见装扮,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四川农村的老年男性都具有李院士这样的气质和人品。

二、公众

1、着装问题。我们仔细看看“扫地僧”照片,尽管李院士的装束与一个四川农村的老年男性无异,但是李院士的衣服干净、整洁、合体;李院士虽然没有穿袜子,但却穿着同样整洁的布鞋。公众中有人惊讶,这也难怪。因为我们当今的社会,许多人已经习惯于“以貌取人”(不过这种习惯的严重程度会因人而异)。同时,人的心理上的习惯性思维,也会影响人的判断。加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偏好,自然会对自己偏好的事物加以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在此可以证明的是:一个院士,也可以不用西装革履、名牌加身。更进一步说,一个人的穿着仅仅与其个性、习惯等有关,而对其气质和人品的彰显却不能绝对,更与其工作业绩、学术成就、社会贡献没有直接的或必然的联系。

2、正装问题。在中国,好像没有对大学教师要求着正装上课的规定。因此,“扫地僧”这样上课也就无可厚非。对于上课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两种心理影响:一是院士穿戴成这样,他的教学水平是不是值得怀疑啊?对此,我想上完课的学生自有结论。二是给学生带来一种轻松的环境效应。这样的环境应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至于说到西方教授们已经习惯于正装上课,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一天,西方人要邀请李院士去上课,那么李院士既可以按照西方人的习惯,着正装去上课;也可以着“扫地僧”服去上课,如果能将这套具有特色的服饰传播到西方,也不是坏事。网络上有信息就说,日本的学生校服就是学习德国海军军服而设计出来的。总之,这应该全凭李院士的个人意愿而定。

3、唸讲稿问题。“扫地僧”照片显示李院士手拿讲稿,我们不知道当时李院士是在唸讲稿,还是在查看讲稿提纲?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这都只是作报告的一种形式而已。也还有人指出,李院士没有使用眼下流行的幻灯片(PPT)。同样,PPT也不过是做报告的辅助方法之一。不管使用那种形式或使用何种辅助方法,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认为,一般来说形式多样、辅助方法先进的报告的效果可能更好,但不是全部和绝对。同理,一个手持讲稿的报告不能绝对肯定就是一个很差的报告。

三、人民日报

正是《人民日报》(2014042405 版)的评论文章:“光脚院士”背后的纯粹力量,让“扫地僧”照片的主人李小文院士红遍中国。可以说这一次《人民日报》准确的抓住一个十分难得的“新闻点”,将一个“身怀绝技、低调行事,不务虚名、默默实干”的科学家推到了国人的眼前,为提升中国社会的正能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个人以为《人民日报》在这方面还可以做的更好。其一是应该更多的培养和使用像李院士一样“纯粹”的记者,做出更多“纯粹”的新闻作品。其二是要注意分析、理解、认识和判断“新闻点”背后故事的真实意义及其价值。尽量杜绝像“八毛怎敌十万”那样的新闻。其三,记者们还可以更广泛的关注那些没有“新闻点”指引的、各行各业的“纯粹”的人和事,以为国人树立榜样、振奋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上述均为个人管窥,其中难免错漏,欢迎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790088.html

上一篇:“变脸”
下一篇:一面之师 感激长存
收藏 IP: 14.159.207.*| 热度|

12 刘洋 刁空非 郑永军 陈安 王永林 陈苏华 彭渤 张强 杨顺楷 林耕 姚小鸥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