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yu1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yu111

博文

静电雾炮安于高楼上成功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清除杭州雾霾实验

已有 5265 次阅读 2015-12-24 22:5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静电雾炮安于高楼上成功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清除杭州雾霾实验


2015年12月23日,世界首创的静电雾炮安于50米高的高楼 (浙大紫金港校区农生环C顶层)上,成功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清除大气雾霾实验。开启城市公共空间抗雾霾新模式:应用静电雾炮大气喷水地球工程方法清除空气污染来显著减轻中国城市的雾霾及大气污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20241-763340.html)。静电雾炮清洗城市大气,显著减轻城市雾霾。能360度旋转的“静电雾炮”一打开,就喷出射程近30米远的水雾,它那大炮筒,头一仰,嘴一张,犹如神话中的龙王一般,吐出30米长的水雾 (顺风时,可达60到200米远,由于静电雾炮安于50米高的高楼上,加上顺风可雾滴可达~70米高,见有关以下录像)。静电雾炮可喷射的水雾颗粒为50~200微米级,同时水雾颗粒还带静电,根据研究,带静电的水雾滴能增强10倍的清除雾霾的能力,其原理和广泛用于工业的湿电除尘方法相近,可以有效地通过收集、冲刷及碰并等过程清除大气中PM2.5。该静电雾炮每小时喷洒1.5吨水。多功能静电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器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并能通过内置的变压器转化为2-3V的高电压输出,用于使液体带电。 静电雾炮开了之后,周围空气变明显清晰了。清除雾霾实验还将进一步进行试验。据悉,这是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俞绍才教授领导的团队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扬尘的多功能静电雾炮 (国家专利编号:201520249322.X 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及扬尘的多功能静电雾炮))。该多功能静电雾炮携带可向空中发射水雾的喷洒系统,喷射的雾状液体粒径在50~200微米之间,射程规格有25、50、100等,喷雾均匀、雾化彻底能对喷雾角度、喷雾方向进行调节,同时具有旋转喷雾功能。目前俞教授团队已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见以下录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CE4v7W-wGs/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VLpifAk1e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GcmXg-E9Rc/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wiPadCx14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Yjf4rQBrCQ/

 

俞教授研发的静电雾炮通过将水雾荷电同时水雾颗粒为50~200微米级能更好地与大气中的PM2.5污染物结合,从而清除周围大气污染目前,国内各大型的煤炭、矿石、物料堆场、冼煤场、码头、转运站、铁道堆场等容易起尘的场所及建筑工地,都采用雾炮来降尘,均为固定式或移动式喷雾除尘,由于喷出雾滴是非带静电,与喷雾对象的附着性不高,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率较低,对于环境的改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同时目前有多达上百个城市(如兰州,西安,厦门,长沙,杭州等等)已用雾炮车在房屋拆迁过程中降低扬尘、治污减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备洒水和道路冲洗功能,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由于雾炮车只能在近地面工作,有一定效果。因为大气污染是在大气中,需要在高楼上应用雾炮会有更好的效果。 俞教授研发的静电雾炮在降低成本、提高除霾效率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填补了公共空间大气污染高效治理的空白。


由于所喷出水可在地面上重新收集起来做再次喷水使用, 同时取自江喷水使用又会流回, 所以过这种方式并没有浪费水资源!!!

在中国能源结构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我觉得应用静电雾炮大气喷水地球工程方法应该是一个对付中国严重雾霾污染的最可能的有效应急方案。 当然,“水”——静电雾炮 (地上静电雾炮车及楼上安静电雾炮),“陆”——查处工地扬尘及汽车和工厂污染排放,“空”——整治露天烧烤等防治大气污染“立体战” 会更有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20241-945688.html

上一篇:Postdoc research associate position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下一篇:北京高楼看重度雾霾与蓝天分界线,用在高楼上向大气噴水降霾有效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1 檀成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