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名博主喻教授近日回母校中学,发表了励志演讲
《努力几年,足以改变你一生的生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24421.html
大意是讲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乡村苦孩子,通过辛勤努力,终于出人头地的故事。
这篇博文目前已有超过80个推荐人,超过80条评论。可是质疑,我只看到知名学者谢力教授的一个帖子而已。这说明,这篇博文所反映的价值观是社会主流的。
然而事实上,读书改变命运,是最大的中国式骗局,危害甚大。读书本身,其实并不能改变命运。真正决定命运的,是制度。只不过有时读书恰好迎合了制度而已。古人读圣贤书,可以科举做官,改变命运。后来古人所读的圣贤书失去价值了。到某个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变成臭老九,读书反而成坏事了。恢复高考,只要考上大学,就成了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高考改变命运。再后来有段时期,上新东方,考托考G,出国改变命运。时代变迁,“读书”和“命运”的关系一直在变。如今,又不再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了。
功利性的学习,为考试过关而读书,可能是教育界最大的问题。有多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拈轻怕重,生怕在不考的知识上多浪费自己一分宝贵的精力。又有多少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发现前途迷茫,从而彻底放弃读书,甚至变得对抗读书的?就是因为曾经被这句话所欺骗,所以再不上当。
从小到大,只要是考试能解决的问题,在下无不一次成功。作为应试教育的真正成功者,我深知其中窍门何在。不在于“智商”,更不在于“用功”,乃在于心法也。其实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越是计较结果,则越拘执心塞,往往越发挥不好。功利性的学习,本质上属于一种不专心的表现,心思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功利,焉能取得好成绩?只有日常的学习、涉猎、思考不局限于考试范围、大纲范围,不单以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方能收放自如。考试,只是游戏耳,挥洒可也。
喻教授博文中透着一股浓郁的唯物质论(唯物主义?),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境界是不甚高的。所谓“改变你一生的生活”者,显然指的是物质生活。无论是针对喻教授自己,还是针对台下听众孩子们。可是为了改变你的物质生活,读书并非必须的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读书究竟有什么用?我想,这才是身为大学教授,应该解答的。大学教授,光临山村中学,总应该说点跟孩子们的老师家长不一样的,能令他们耳目一新的观点才是。
有个歪果仁教授,是我的好朋友,他总想劝我信教,认为我有慧根...他这么劝我:你何必管它真假呢?不如姑信其有,你非但不会损失什么,反而在世俗人生之外,白白多了一个彼岸人生,这是相当划算的买卖。借用这个故事打比方,读书,可以使我们在世俗的物质生活之外,多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使我们的人生更深刻更有意义。一个人有思想,有情操,有艺术的品味,就可以傲视权贵,睥睨那些貌似依世俗标准强于自己,实则精神空虚的家伙。因为内涵比他们更深,生活比他们更幸福。使人彻底摆脱草根气质,唯有读书和思考,别无他途。
“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透着一股倾倒众生的名士范儿。曹师则贤是大家都知道的典型人物。再比如科学网上我所认识的谢力教授,马军教授,杨正瓴教授,葛素红教授,王毅翔教授...反之,如果格调不甚高,则不免流于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算不得真正的知识分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