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达哥拉斯的美学思考 |
■李静舒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在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上影响很大。
然而,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几乎没留下任何著作哪怕残篇。大多数思想是后人,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转述。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哲学不可以深入研究。
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状态给后人对其学说有了巨大的解释空间。我们研究一个哲学家,归根到底不是原原本本去再现他的思想,而是获得对我们的启示,引发我们的思考。
数的本原
毕达哥拉斯以数为世界的本原。我们理解古代哲人,不妨经验性地设身处地想一想:当你时时处处感到数的奇妙和巧合的时候;当你于一切事物中发现数的关系的时候;当你循着数的关系如“庖丁解牛”一般应对着世间万物的时候,你心中难免会感到:数是无处不在的,数是超越万象之上的,数是存在之存在。数就是那最根本的,最源泉的。
数的真理与别的真理不同,它的完善性直接在感性形象上表达出来。也就是说,理性会直接地反映到感性中去,而这种感性我们把它叫美。在音乐创作中,越是巧妙、严谨的数学构思,越是绎写出完美而感人的作品。人们把巴赫叫作“乐坛上的数学家”,正是道出了此意。至于西方自古以来的造型艺术,更是离不开数的比例。
总之,数的魅力就在于以一种理性的方式实现了感性的完满。
艺术的创造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这种创造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严格地以数的方式进行的。而恰恰是以数的方式,才得以实现创造之无穷。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奥秘。“艺术家不一定自觉地运用数学,甚至都不懂数学。但这并不妨碍他‘妙合天工’”。
问题是,数为什么意味着创造?数也许是严格的,但这只是说它不受系统外部的干扰。在系统内部,数从来没有停止过推演。数的奇妙恰恰在于它不会拘于一隅,比如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推崇的四个自然数1、2、3、4。我们从中能看出多少关系 :它们是自然数、级数、奇偶均等,总和构成最完满的10。以其为点数构成的几何形更是奇妙:从上往下,总是上一点生出下两点,里面的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如此等等,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种艺术吗?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吗?也许它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艺术,但它毕竟是一颗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长成大树后被遗忘了。
不妨再想想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和谐”的思想。“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在这里,其学派强调的是差异。和谐不是相同东西在一起的罗列,而是不同的东西在一起的制衡。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思想也是根于数的。他们从音乐里也看到了,同样的音是构不成旋律的,只有不同的音高才交织成和谐的音乐。艺术只有在不断地趋异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和谐。也就意味着,只有不断创造,才能成就一件完美的作品。
宗教观念
当我们仰望头顶的星空,惊赞于那伟大而辉煌的秩序时,内心所涌起的是一种神圣的情绪。毕达哥拉斯正是于万象中看到了那伟大的秩序,而不断地为神圣的情绪所激动。从而,毕达哥拉斯学派成为一个宗教社团是不可避免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很多今天看来很荒唐的禁忌:“切勿用铁器拨火”“穿鞋自右脚始,洗脚自左脚始” ……这些似乎都找不出适当的逻辑语言来解释出一个为什么,也不需要解释。人生要有敬畏,要服从于神圣。这种敬畏感不仅是在举行宗教秘仪的时候,更在于生活中每时每刻。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才会连洗脚都有禁忌。
美学史对于审美活动中的神圣感、宗教感关注的太少。其实,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可忽略的。为什么美术馆要设计得安详宁静、灯光柔和?为什么走进敦煌石窟我们会情不自禁放轻脚步?为什么坐在音乐厅人们会感觉庄重?归根结底,这都是出于一种植根于人类本性中的宗教情绪,一种舍弃自我,进入那美好而神圣的世界中去的情怀。庄子《齐物论》中的子綦“吾丧我”,它才能独闻“天籁” 。无独有偶的是,据说只有毕达哥拉斯本人的修行才能听见“天体音乐”。
一个把音乐置于一切艺术之上的学派,它不会离开宗教体验去进行审美,也不会离开审美活动去体验宗教。
净化的使命
净化与上面所说的宗教感不同。“净化”(katharsis)在古希腊宗教、艺术中很常见。毕达哥拉斯所说的“净化”有三层意思:一是宗教的净化;其次是沉思的净化;最后是音乐的净化。我主要想考察音乐的净化,这也是毕达哥拉斯最关注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者可以截然分开。
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话是这么说的:“他们用药物净化肉体,用音乐净化灵魂”。主要理由据说是由于数,是说音乐通过传递数的关系改变人体结构。我们都知道,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提出了人体“小宇宙”、世界“大宇宙”的观点。内和谐遇到外和谐,“同声相应”,产生了净化。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净化”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在传统的宗教、道德净化之外,提出了物理的净化,生理的净化,对于净化现象作出了更为明确有力的解释。也使净化变得更具有操作性。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入睡前都要聆听音乐以洗净灵魂;早上起来要通过聆听音乐保证一天的清醒。灵魂的净化不再是抽象的信仰,而成了日常的功课。而这种功课正是通过艺术活动——聆听音乐来实现的。(作者系兰州大剧院院长助理、演艺中心主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