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拯救重金属污染耕地难言轻松

已有 1911 次阅读 2014-6-24 08:4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耕地“去重”难言轻松

 

日前,湖南多个地区全面启动在重金属污染耕地施用石灰修复工作,之后,更大规模的“修复战役”或将打响——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姜天海

一场拯救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战役正在打响。

6月中旬,正值水稻分蘖。湖南省长沙县一处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田内,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专业人员,用勺子从装有石灰的桶里舀起石灰,朝水田里挥洒。这些石灰将进入到土壤里,与重金属“互搏”,降低重金属活性。

目前,长沙县在重金属污染耕地施用石灰工作全面铺开,由专业队伍、专业合作社或者农户自行喷洒石灰等多方式进行。

而在近期,这样的大规模耕地修复工作,还将在湖南多地持续。这一切源于日前国家正式启动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

耕地修复的大幕已经开启。这意味着,试点工作以后,更大规模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战役或将打响。

但在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多名专家认为,试点工作固然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污染耕地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各地情况不同,“从点到面的推广工作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技术比资金更重要

长株潭的耕地修复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长沙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采取施用石灰方式外,他们还将采用施用有机肥、喷洒叶面肥、农田深耕改土、种植紫云英的方式来改良土壤,同时优化耕地水分管理,防止土壤板结。

很显然,在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对试点地区给予补助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认为,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去除效果比较好的主要还是植物修复。

他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但是对于工程技术不很成熟、没有大规模示范就上万亩、甚至数十万亩推广的做法表示了一定担忧:“总体来说,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前期研究才能保证措施切实有效,能否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目前还不太好说。缺乏足够的前期研究积累,而且也没有把好的成熟技术都集成进去,没有作好充分的前期规划,突然就投资一大笔钱进去,这样风险不小。”

他认为,对于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工作,一开始研究人员面临的是缺钱支持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的问题,“但当大规模资金进来以后,我们会发现,主要的瓶颈问题是技术而不再是资金。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基本的技术储备和管理团队都不够用,没有几个人能掌握和使用这类技术”。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蔡超对此也表示认同。但他强调,在资金方面,由于耕地修复面积较大,修复效果显现的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这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也需要管理者的决心和耐心”。

管理工作须重视

对于此次的试点工作,陈同斌表示,当有了足够的资金后,管理工作也须加以重视。

他认为,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明确,这样一个浩大的试点工作需要明确人才团队是否够用,如果只是修复一两千亩,所需的掌握修复技术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但是若修复几万亩、几十万亩,技术人才很可能就不够用了”。

陈同斌认为,毕竟过去我国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也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这样大规模投入,其资金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有关部门要慎重考虑,“搞不好就是拔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健康发展”。

蔡超则认为,在不同区域的污染耕地开展治理工作,应该首先摸清情况,修复项目不宜盲目上马,修复技术要经过论证,要有现场实验,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

标准化与参与度

如果长株潭的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能否尽快向全国范围推广?对此,蔡超表示,因为我国前期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不充足,发展过程不能太冒进,应该把前进中的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

陈同斌则从自己的实际操作角度提出了建议。他的团队已开展20多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曾在广西、云南、河南、湖南等地完成7个修复示范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面积达到1280亩,从规模和技术指标来说都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农田土壤修复工程。

“从几亩几十亩到成千上万亩是不同的概念,几亩几十亩可以直接由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完成,到上百亩、上千亩就必须由农民来操作。由农民来做的话,技术是否成熟、农民能否掌握、技术是否标准化、是否具备稳定性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只有将工程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才能让农民掌握这种技术。”陈同斌说。

蔡超也表示,要想进一步推广,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包括技能、环保意识、耕作水平等等的提升培养,“只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才能使耕地修复效果最大化”。

《中国科学报》 (2014-06-24 第1版    要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06029.html

上一篇:让更多的人把科技玩起来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葛昌纯:空间太阳能发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收藏 IP: 182.18.34.*| 热度|

1 陈楷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