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有些忙忙碌碌,急着处理案头上的“债务”。有些事情过去没有经历过,还得从头学起。
每天清晨,来自朋友间问候的乐趣和能量,以及来自天气预报的生活准备,从打开手机开始。这些天,直至晚饭过后,电视“养生”飘过,赶紧得把尚已为“新鲜”的微信看看。
当看到有人正欲退“群”,处于进退之间的拉锯,想到当初自个也因有人退“群”被拉“黑”而甩“帽”的轶事,不禁哑然失笑。
资讯越来越发达,社会却变得越来越寂寞,“‘微’中方一日,人间已百年”。一个“链接”一段“动画”……少了许多面对面的交流,连手写的纸条、打招呼的语调,都已经渐渐变得遗忘了生疏了。
真实的世界里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志趣相投、彼此敬慕而结交;虚拟的空间里则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稍有渊源就进了一个“群”:一次旅行多了一群“驴友”,一场论坛可能结为“议友”,同窗一场就是“学友”……众粉丝随意或冒泡或潜水,唯独群主谨小慎微,要维持“热闹”和“冷清”的平衡,“兴趣”和“无聊”的差别,“正道”和“邪门”的辨别……群主以人格魅力聚群,胜过通常社会常识意义上的领导去指导去伪存真、一地鸡毛的琐事,完全就是一个“九级泥水匠”的付出。除此之外,是非曲直自有“服务通知”可以佐证,不然就是一个大大的红章中间加个“惊叹号”。
同学“群”里,昔日同窗求学的伙伴都是群主的粉丝。从懵懂少年到豆蔻年华,再到风雨飘零过后的风华正茂,一般以当初的成色起始而逐渐变浓变稠。曾经有缘汇聚一堂的同窗好友,如今相聚于虚拟空间的一偶一堂,“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一声长叹,劫后余生的庆幸、感慨,如同一阵阵风吹过的嬉笑怒骂都已成往事。这是个人生最松弛时期最宽松的“圈子”,可以放飞心情而无关乎东西。一个话题辩驳就是一场嘉年华;一声怀旧自乐就是一次寻梦历程,“药效”比去任何医院看专家门诊都有效。
同事“群”里,作为退休老人也不再是通常“垂直下达”的工作群。从发个通知、召集开会,当然多留一些维护自身权益之类的交流,比起上班时的话语间少了些拘谨和胆怯,更“开放”些“率真”些。曾经在不经意中被要求组过一个群,也是为了工作方便,谁知“千呼万唤”请不来、好不容易“请求添加”的人,不由分说“擅自”退了群,还把“群主”我拉黑,真的有点““懊扪痛”。既然不能以人格魅力服务群友,那就“罢了、罢了”,与帽子一并摘了罢了,免得堵心。
……
“群”能使人拉近距离,也会使人变得越发寂寞。“群”是群体的,个体是独立的;“群”可以是持续狂热的,但个体应该有冷静的时候,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群”是一种“原体”,犹如“细菌”,有有益的有无益的,有有趣的有无趣的。都会影响心情和体会,所以也会时常的“删”群“退”群。或为远离病原体,或为留些时间和空间,希望留一份孤独去慢慢拥抱心情去品味世界,“群”就是这么分出来的,听听就有些意思。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保存一个角落增加一份对话,只为希望后来的日子过得饱满些变得充实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