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中医病症学概论

已有 4374 次阅读 2013-11-25 12:56 |个人分类:人体学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 诊断, 病症

中医病症学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

这种说法是过去的说法,实际上概括起来是这样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的哲学基础,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则是藏象运化的方式,所以实际上前面几个理论是一个理论,可以概括为臧象运转学说,而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可以看作是中医的病理学,然后剩余的中医的伟大发现:“俞穴经络理论”。

所以,本质上讲中医理论包括中医臧象学、中医病理学、俞穴经络学。这三个理论构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是只有这些理论依然是无法治病的,要吃药打针刮痧还必须有药物来治疗,那么药物如何和相应的疾病联系起来的呢?这是治病的关键。这个把千万种药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理论叫“药理学”。所以没有中医药理学中医就无法治病,即使有再完美的理论也不行,中医的伟大之处就是经过了医学家亲自品尝千万种植物动物和菌类的药性,清楚地表明了各种药物对人体的反应,而且归纳成了理论来指导治病。所以中医目前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四大体系:中医臧象学、中医病理学、俞穴经络学中医药理学

这些理论很完整了,但是中医实际上是一个适合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理论,尤其适合提前预防。如果用来自我诊断和预防,那么现有的中医理论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对于“病症学”的阐述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所以我建议中医学家们专门研究并且系统整理中医病症方面的理论。现在就我个人的粗浅认识来大概讲述一下:

过去中医的病症是由专家通过“望闻问切”四种办法获得的,然后结合理论给与辩证施治。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当我们变换一个角度来说明四诊的时候,就是中医病症学。

中医病症只能够通过自我感觉和皮肤表面的器官征象和体内排泄物来表现。所以中医病症学的对象就一类是体表器官:眼、耳、鼻、口、舌、脸、头发、眉毛、胡子、乳房、肚脐、肛门、尿道、腋窝、手相、头相、身相,二类是体内排泄物包括尿液、大便、唾液、精液、血液、眼屎、耳、痰液,三类是人自身的感觉也是很可靠的征象,例如麻木、瘙痒、疼痛、激愤、失眠、嗜睡、困乏、懒惰、发热、发冷等。第四类就是人自身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包括了对内和对外两种,内部反应是指当人在有疾病的时候某种从体内发出的应激,例如狐臭,而外部反应指的是当有外部刺激的时候出现的不恰当应激,例如夏天天气很热,但是有人感觉很冷;例如饭后呕吐等。

总之,中医病症应该包括以上四类现象:体表器官、体内排泄物、自身的感觉和应激反应。只有全面地阐述这四种对象的所有表现形式,才能说明完整的病情,也才能够准确地诊断,从而使用少量药物治疗疾病,也能够预防疾病的恶化。

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法的缺点因此也就很明显了,首先就是它的诊断对象不够多,例如他只能看病人的体表器官的头部表征,不能体察全部表征;第二它基本不能检查全部体内排泄物,第三它不能象病人自身一样具有自身的感觉,只能通过询问知道感觉,而通过描述的感觉已经失去了准确性;对于人的应激和感觉,由于病人素质的差别语言能力的差别而千差万别,这为诊断带来很大负面作用。中医的治病在过去往往不能准确诊断,不能象西医那样直达微小器官,直达病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外在表现来诊断,不能直接诊断到细微之处和病灶部位。而现代科学通过X光线、伽马射线、超声波等新光源,通过X光机、B超机、体内窥镜等高技术手段,能够直接诊断出病灶。所以,中医在诊断技术方面要承认自己的落后。

但是,中医诊断学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通过细分可以实现疾病的自我诊断和早期预防,以及全面综合检查,这些则是西医无法企及的优势。所以有必要概述:

第一,通过体表器官的特征诊断疾病:

人的体表器官主要观察颜色、光泽、胖瘦、精神、灵敏程度等。

头部先看头发,1头发早白,则忧思少精,精在中医上主要指关键的精微物质,现在知道是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和人体酶,至于到底是哪一种精微物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2头发凌乱,有些人的头发总是梳理不顺,原因是肺功能不足;肺脏在人思维的时候供应氧气,如果思维过度,肺脏供氧不足则毛发不顺,此为“中气不足”;3头发干燥容易折断,说明肺燥热,肺脏是呼出水分的主要器官,肺脏和肾脏互相配合排泄水分,所以肺燥热因为肺泡获得的水分少,往往说明肾脏寒冷,发育不好。

眼睛主要表征肝脏特征,1双目发黄表明黄疸型肝炎或者淤胆型肝炎2眼角眼圈发青表明肝脏阴冷,功能衰退,血液粘稠流动不畅;3眼睛看不清东西,说明肝脏和脾脏制造的精微物质减少,青少年眼睛看不清很有可能是血糖不足。

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1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2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3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4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观察舌头能说明很多问题:1舌头瘦弱,心脏不好;2舌头肥大心脏紊乱;3舌头红润,血气狂妄;4舌头黑沉,心阴不足;舌头苔白苔多,心肾不交肺燥。

耳朵鼻子从外表基本不能看出疾病,但是可以用来查知人性特点。1鼻尖发红则是肺脏寒冷;2鼻根塌陷,中气不足。耳朵可以预知先天性缺陷,例如耳朵短小畸形说明胸腔结构不好,功能不足。

1脸色发黄是脾脏不好,胃寒;2脸色发青是肝脏血液问题;3脸色发红是心脏功能较好但是肺脏运化不好的问题;4脸色发黑则是肾脏寒冷影响心脏心阴不足;5脸色发白则是贫血标志。脸上老是张雀斑,则是子宫寒冷肾寒。脸上张青春痘是脾脏运化不好之标志。

眉毛是肺脏的外在表现,眉毛浓黑长,说明肺脏不燥不损,温暖润和,同时说明此人心境平淡,智慧平庸;眉毛短,说明常常妄思,扰乱心境,心神不安;眉毛有断裂,说明常有烦乱焦躁之心情,心神扰乱。

肛门黑红,说明湿气凝聚,肾气不化;肛门瘙痒,说明湿气严重,肠子被湿气缠绕,消化吸收不好;痔疮则情况严重,应当温补肾脏,除却湿气。

腋窝瘙痒疼痛,说明脾脏不好,湿气严重。

皮肤出现蜘蛛痣和掌红斑、红斑、斑丘疹等是脾脏或者肝脏问题。

指甲表征:肝炎病人指甲俗称“白甲”。

手掌润泽则好,手掌干燥发白,白红相见说明肺脏有疾病;手掌黑红湿润说明肾脏湿寒,肾脏湿寒容易得心肺疾病。

第二,通过体内排泄物诊断。

现代主要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疾病。

排尿频繁则是肾寒标志,可能是前列腺炎;尿少尿多则是肾脏虚弱但是肾温;尿液量少发黄,则是生理干旱,需要补水,或者肾脏功能性问题例如尿储留。

唾液稀释量多则表明肺脏寒冷或者有疾病;唾液少而且粘稠说明心肺有疾病。

痰多粘稠说明胸腔有湿热,胃肠燥热;应当清心热,温补脾胃;痰多但是稀释说明肺脏有热或者发炎感冒。

大便长期干燥,则说明肺脏干燥,肾脏湿冷,应该温肾润肺;大便长期稀释便溏,说明脾胃虚寒,肠胃吸收能力很差肠胃有湿气,同时说明肺寒肾寒;大便好像浓痰,说明肝脏有病,同时说明肠道有炎症。大便前稠后稀说明下腹寒冷而肺脏燥热。大便恶臭说明肠胃燥热;大便气味清淡说明肠胃功能衰弱,运化吸收不好。

精液清白稀少,说明肾脏寒冷,阳痿不举;精液浓稠发黄说明肾脏严重湿热。

眼屎多说明心包经有热。

耳屎多而且湿润说明肾脏湿气很重或者有肾病;耳屎干燥说明肺脏燥热。

第三,通过自身感觉诊断疾病

身体多个地方麻木,则说明神经系统有丧失功能危险,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已经不足,需要锻炼或者检查;身上瘙痒,说明血管或者经脉狭小有病;疼痛则表明炎症或者不通畅;

早上困顿异常,说明缺乏血糖,或者肝脏萎顿;下午困顿异常嗜睡说明脾脏肾脏虚寒,湿气凝重。

神经兴奋,晚上不睡觉,则说明阴衰弱阳强盛,结果是阴亏损,有速病危险。

常有幻觉说明阴损不能驾驭阳气,阳气妄动。

头晕目眩说明有神经障碍或者大脑供氧不足等。

眼睛长期想闭合不想睁眼说明阳气损亏,尤其肝气损亏严重。

不思饮食挑食说明胃寒脾虚,肠道湿热凝滞。精神萎顿不好运动说明已经得了气质型疾病。

额头经常冰冷说明全身阳气耗尽。

第四,通过应激反应来诊断疾病。

坐车晕车说明肠胃衰弱,运动器官疾病。

反胃干呕说明胃寒。

预见吹风感冒说明胸腔疾病严重,中气不足。怕冷水说明肾寒下腹寒冷。遇见刺激喜欢笑说明心脏阳气充足而阴气不足。遇见裸替女人不勃起说明心肾不交,阳痿早泄,精神气都不足,遇见女人频繁勃起说明抑制神经受损,有早衰迹象。喜欢喝冷水说明胃燥热或者胃寒怕热。

 

有些病症能够说明同样一种疾病,那么说明此人的确有此类疾病,应当重视;只有少部分病症说明一类疾病,而另外一些病症说明了相反问题,则说明此时正是阴阳交替,互有强盛的时候,这时候正是发病初期,应该注重疾病动向。中医上的各种病症可以相互应证,互相表明,所以中医的辩证综合诊断非常重要,是中医的强项。

本文为抛砖之作,欢迎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744516.html

上一篇:天敌招引技术略谈
下一篇:秃顶和脱发的治疗
收藏 IP: 124.115.214.*| 热度|

2 刘淼 严海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