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我国解放前的劳动生产力水平

已有 6915 次阅读 2013-6-24 21:37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产力, 水平, 解放前, 生产资料

我国解放前的劳动生产力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在1949年建国以后劳动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迅速的发展,先后交叉重叠地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新材化、信息化五个过程,从而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为了看清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我们必须回顾解放前我国的劳动生产力是怎样一个状态。我们将分别从生活生产资料角度,工业角度和大宗商品角度去理解解放前的情况。

我们通常讲:“解放前我们是一穷二白”,实际上这个一穷二白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个方面从生活资料角度去看:主要是指在一般群众家里面,他的自有资产基本很少,过去讲“一头牛半边家当”,群众家里面的生活资料十分贫乏。第二,从生产力角度去看“一穷二白”是怎样一个情况呢?解放前我国生产力的基本情况是:大部分劳动工具是手工工具,其主要的材料是由木材、石器和少量铁器组成,钢材很少,现代使用的化工材料一点也没有,工具的使用方式是手工脚力,组织形式是个体和家庭。具体讲,在一般家庭里面,家里面放的东西70%是木质器械,例如盖房用的立柱、窗子、房梁、椽子等是木头的,做饭的案板、风箱、擀面杖、肉墩、木桶、蒸笼等都是木质的,平常使用的凳子、桌子、床等都是木质的。生产上使用的许多工具都是木质的,例如梨、水车、木锨、木叉、连枷、木勺、纺车、织布机、槌子等等;而15%是石头器械,例如碾子、磨盘、臼椎等,还有一些是10%陶瓷的,例如瓮、水缸、碗碟等等;其余5%是铁器,钢材没有一点点,而且铁主要是生铁。中国的这样一个生产工具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解放前中国绝大多数工业是手工业,绝大多数人的阶级成分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工人和知识分子只占极少数人,中国的文盲率高达95%,产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农村自发的互助组,帮工,工厂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而自由职业者中木匠、石匠、陶匠等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是主要形式。这就是我国解放前的生产力的基本情况。

当然,我国解放前也发展了一点点现代工业,这个发展是从清朝的“洋务运动”,到蒋介石退到台湾结束。这段时间是怎样一个情景呢?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大约经过了60多年,和解放60年形成了天壤之别。解放前60多年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清朝洋务运动阶段,这一个阶段做得少,喊得多,才开始全面学习国外,产生了少量的工业;第二阶段是从1911年到1927年北洋军阀阶段,这一个阶段我国在纺织业上有了一定发展;第三阶段阶段是蒋介石统治时期,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有一点点发展,有了钢铁厂、制造厂、纺织厂、水泥厂、发电厂等,但是中国工业的种类很少,产量很少,私人财团统治很严重政府的主要精力财力用在战争上面。

在生产力指标中,大宗商品的产量是评判生产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主要指:煤炭、钢材、生铁、发电量、原油、水泥、棉布、粮食等。1949年我国的这些大宗商品的产量如下:钢材16万吨,生铁25万吨,发电量43亿度,原煤0.32亿吨,原油12万吨,水泥66万吨,机床1582台,棉布19亿米,棉花889万担,粮食1.1亿吨,通车公路两万多公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产品大多数是手工和小工厂的产品,分布散乱,规模很小,档次较低,根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军事工业只能生产步枪和手榴弹。在这些大宗商品中后来还要加进橡胶、塑料、化肥、拖拉机、汽车、电器等等。这就是解放前我国生产力的基本情况,有自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点点基础,这些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上海等地,东北工业基础好一点可能还是日本鬼子搞的,以掠夺中国资源为目的的。大宗商品对于国家和人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宗商品是工业基础和人们生活基础,如果大宗商品缺乏就说明很贫穷。由以上大宗商品的产量可以看出我国的确很贫穷。

解放以后,中国处在了总体和平的环境中,建设问题逐渐成为首要问题,所以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大发展,这个生产力大发展应该看着一个替代过程,是大工业替代手工业,是机械替代简单工具,是电力替代人力,是组织化替代个体户的过程,是新材料替代旧材料过程,因此是一个革命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几个时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702404.html

上一篇:欧洲的地理气候特点
下一篇:关中西部今年小麦减产了
收藏 IP: 124.115.214.*| 热度|

1 者仁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