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bao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baolian

博文

再谈规范

已有 5896 次阅读 2018-9-28 06: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次的专栏文章,《规范,让人欢喜让人忧》中谈了规范的重要性,也谈了规范编制、规范执行等存在的乱象问题。但很多方面,比如不同规范的定位、相互关系,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也造成了很多编制与执行过程的困扰。

我国目前将标准层级分类审批权限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这仅属适用范围不同,而非技术水平高低的分级。

既然编制的部门不同,适用范围不同,一旦发生不一致,怎么取舍?

一般的原则是:

1、国家标准有强制性规定的,以国家标准为准。

2、国家标准对相关内容为非强制性规定的,则应以地方标准为依据,地方标准一般都严于国标。

3、国家标准是以整个国家这个大范围来实施的,往往不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具体包罗所有地域的特殊情况。

4、地方标准中的某些内容的运用取得一定的成果以后,也可能会被国家标准所收录,而上升到国家标准的高度而被推而广之。

除了成熟的规范或规程,还有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使用和运行管理部门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以制定指导性技术文件:

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且不具备制定为地方标准条件的项目;

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

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宜由标准引用使其具有强制性或行政约束力。

而在工程建设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施工规范,这是对施工条件、程序、方法、工艺、质量、机械操作等的技术指标,以文字形式做出规定的文件。而施工指南和施工规范具有相同点,都涵盖上述内容,但施工指南是仅对某项工程的施工提供的参考性依据,本身不具有强制性!

地方标准编制原则,一般情况下,包括

1、立足地区实际,综合考虑气候、地理、技术等因素;

2、以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为依据,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3、相应的科研成果经过鉴定和验证,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要求,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4、不得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抵触,与相关地方标准之间应协调配套,不得重复矛盾。

所以前面反复提到各种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就是要解决一些总遇到、但总让人无所适从的问题,如何处理!

本人一直承担着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混凝土技术支持工作,自然所遵从的控制指标就是相关行业标准和国标要求!在所有原材料都满足以上规范的要求情况下,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精心养护就基本能保质保量!

但是我在几条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高速公路建设一般纵深几百公里,沿途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差异很大,建设所用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特别是砂石骨料,用量极大,长途运输也不现实!施工前先进行地材调研,结果发现,按照桥规,骨料的压碎值基本都不满足要求!因为以前公路桥涵用《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实验条件是200KN压力,现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实验条件是400KN压力!以前按建规合格的材料,现在按桥规不合格了,怎么办?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讲,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条途径!第一,出假报告,做成合格数据,但这是违反原则的!绝不可以!第二,适当放宽原材要求,出台项目专用指南,但成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都不低于行标或国标!大量的实验早已证明,压碎值稍大一些对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无论是强度还是耐久性指标,影响极小。后来,将压碎值从20%改为22%,组织业内专家论证通过,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都强调地方资源合理化应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建筑垃圾都在想办法用,地方上开采的石料更应该合理使用。

其实不只是一个压碎值的问题,工程上很多类似现象时有发生,处理好了也可以对类似工程类似情况有个借鉴,就是如何理解地标不低于国标。

地方规范(或是项目专用指南)首要一条要求就是结合地方特点,包括气候、环境、资源、技术水平等多因素,不结合地方特点,还出什么地标或指南?标准是人定的,有很多人为因素的扰动、个人理解不同、所处时代的影响,都与一定局限性,不可抱着不放!比如对机制砂的认识、粉煤灰的认识,早期在交通工程明确禁止应用,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作用,用的很成熟了,规范也就修改了!砂石很难外运,本地材料按现行标准稍差,应该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合理使用地方资源,但前提是成品的质量控制不可低于国标或行标!

为进一步理解地标严于国标,以混凝土推定强度的回弹曲线为例,曲线分为全国统一侧强曲线,地区专用曲线,专用测强曲线。

全国统一测强曲线要求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5.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8.0%。地方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7.0%。专用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4.0%。可见,地标严于国标侧重的是精度、是适应性,而不是国标推定值为平均值减去1.645倍的标准差,到了地方曲线推定值就变成平均值减去2倍标准差!

某种程度上,工程项目的专用指南定位应该接近于地方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或介于其间,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制定合理的指南,鼓励技术创新,提出符合项目实际的相应指标要求(甚至原材稍宽于行标,但不放松成品质量要求),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以适用于特定工程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getqrcode.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137444.html

上一篇:张小平,你给我滚回来
下一篇:张小平,领导喊你回去脱密
收藏 IP: 120.3.175.*| 热度|

6 刁承泰 戴启权 黄永义 姚伟 zjzhaokeqin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