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伤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zf8641

博文

寒门再难出贵子之政治经济篇

已有 4095 次阅读 2014-1-15 08: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两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人和《寒门再难出贵人续之教育篇中,有部分博友给鉴定为钱权的崇拜者,这点我还真是不愿否认,因为我无钱无权,所以对钱权都有向往之情。既然说了这个,那就来说一下政治经济对于寒门学子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

政治可谓对学生的影响无孔不入,原本《政治》应该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但经过这么多年政治的洗礼,能对政治还保持者热爱的真心不多,原本马克思主义是极好的政治思想,却变成人见人恨的过街老鼠,问问现在的学生对政治是什么感觉,法律归属于政治,思想道德归属于政治,怨屋及乌也就在所难免,不懂法律、不学道德又能问谁呢。寒门学子自身的自卑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不经意就成了弱势群体。这些或许是普遍性的东西。

下面就说下非普遍的现象,就拿高考制度改革来说,江苏省1994开始使用3+2,分文理科,文科生考政治、历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1999年使用“3+2”模式,该模式也分了文理科,从考查科目来看,比“3+2”考查得要多。文科生要考地理、理科生要考生物。学生的高考科目实际是6门。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理科生则除语、数、外三科外,还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2000年由“3+2”变为“3+小综合”,这个模式只在江苏实行了一年。考生除了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卷。该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模式要求学生同时学习9门高考科目,负担很重。2002年“3+大综合”取代了“3+小综合”,此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的两门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科选科,共有15种组合可以选择。2003年迎来“3+1+1”语数外必考,在政治历史等6门课中任选两门。2008年江苏的高考方案中,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只有480分(含40分附加分),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于高二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测试,高三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科目测试,必测、选测等级会影响考生的普通类高校报考资格及能否上本科、能否达到具体学校等级要求等。据传2014年江苏又将走在时代的前沿,江苏的学子可谓人人自危,天天都在思考要学什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旦高考方案有变,学校要调整教学方案,教师要调整教学节奏,一切都是忙于奔命,而作为农村学校却直接手内伤,语数外老师还能以不变应万变,但作为所谓的副科老师,却时时提心吊胆下学期是否高考还参加,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学生的教师如走马灯般,学生如何学习。

看看高考政策的偏向,高考作文对寒门士子可见一斑。以2009年作文题目为例:江苏卷的作文题是: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写这玩意,可能首先得搞清什么让的生活算是时尚,说句实在的,这个题目作为高考作为题目本身倒是挺时尚的;辽宁卷的作文题是:针对明星代言的五种不同观点,进行写作。整天都苦逼地在教室做题,谁有时间关心明星和明星代言;安徽卷的作文题是:提供了一段来自赛车运动的材料“弯道超越”,让写一篇思考或感悟文章。赛车可能对于农村娃来说首先想到是不是他爹上次给他从外地买来的那个塑料小汽车,但那东西跟弯道有什么关系,它直走直线的,还思考和感悟,你还是让学生去想想怎么让公鸡生蛋和孵小鸡来得实在;江西卷的作文题是:以“兽首拍卖”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拍卖兽首,看到题目俺就懵了,这猪头狗头的还需要拍卖,几十块钱就能买一个,有时还卖不出去的;天津作为:天津作文我说九零后,我不知道那时候这九零后,那些只读圣贤书或只能读圣贤书的孩子们怎么审题。有人戏称说以后是否高考题目也要出出试论小麦与韭菜的区别,写写麦收的苦与乐,不知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

二、经济影响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考研,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委曲求全,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以前网上戏称从农村出来的人叫“凤凰男”,就说农村的孩子期望通过一家人的努力支撑到了城市,找一个城市的男的或女的安家落户,从而逃离寒门。这些人还有一个称呼叫做“新知青”,什么意思,就是这些人到了城里之后再也回不去农村了,很多人至能“蚁居”在城市,他们背负着的是高房租,高消费,低收入。想要再回到农村,却没有了农业户口,既做不了农村人,也融入不了城里人,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问题。

农村学子在城里的生活其实还不如没有上学的人,出来打工的人从未想过要在城里找到一席之地,他们能够放下身段去做很多苦活累活,会一些手艺的甚至可以生活得很滋润,年底回家在家置办一些像样的年货这个年也就有滋有味了,但生活在城里的人又如何,在这里有他(她)的生活圈,在这里有这里的氛围,刚毕业的时候要结婚,身边的人也要结婚,无不是彰显着经济上的窘迫。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彰显学校了资助学生的大力度,每每都要将获得资助的学生进行全校的张贴或展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需要资助的人不愿申请资助,那些不需要资助的人却拿着资助去逍遥,这对学生,特别是还处于心理发展的时候会造成很深远的影响,若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卑不过是轻的。

以上所说的都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许还需要相关的专家学者去深究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2192-759254.html

上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续之教育篇
下一篇:从教育者到被雇佣者的大学教师
收藏 IP: 113.140.22.*| 热度|

5 李明阳 吴锦宇 孙东科 邹少浩 王永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