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关于禽流感的点滴思考 精选

已有 5680 次阅读 2013-4-13 08:31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思考, 距离, 禽流感, 传染, 养鸡

最近H7N9禽流感在长三角地区闹得挺邪乎,确诊病例正以每天屈指可数的速度攀升着,死亡病例也一直在增加。形势看来很严峻,不少大城市都忙着杀鸡关活禽市场,老百姓又开始忙着抢购板蓝根啥的,玩儿微博的也有人借着禽流感消息博得关注甚至传播谣言了。昨天收到了一条去年曾经买过鸡鸭鱼肉(“糟香鸡”、“酱鸭”、“爆鱼”和“东坡肉”)的网店发来的打折促销的短信,前几天还曾有一条曾经下单后来因为春节前后物流不畅原因撤销的南京咸水鸭的网店的促销短信,看来这拨禽流感对淘宝网店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亲,流感来了~”。关于禽流感,我在每天偶尔浏览几眼网站新闻和电视新闻之外,偶尔也会把思路从让日常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中“溜号”一下,也思考思考这个热门话题,没空儿写太多的博文,集中在这一篇里谈几个问题。

1、养鸡、“鸡瘟”与禽流感。

小时候住平房、有小院子时家里也养过鸡,当时“同一趟房儿”的邻居一般也都养鸡,不过一般没有多大规模,都是只养少数几只鸡,平时下蛋,赶上年节或者来贵客可能会杀一只吃肉。那时候偶尔会听说外边发生了“鸡瘟”,碰上这种情况父母会比较紧张。不过从我记事直到搬家不再养鸡为止,我家从没遭遇过鸡瘟。现在知道,所谓“鸡瘟”,也是分亚洲鸡瘟(鸡新城疫)和欧洲鸡瘟(禽流感的旧称)的【1】,看来各种类型的禽流感在家禽中的流行颇有历史了。其实,那些年,在春天也时常会有关于“鸡瘟”、“霍痢拉”、“五号病”之类的传言,每次也都闹得人心惶惶的,每次都会有人怕的不行(一般会有一段时间不敢吃肉),但似乎也没出多大的乱子。

2、养殖业规模扩大的隐忧

当年没出啥乱子,这倒不意味着现在也不会出乱子。当时的养殖业规模和现如今其实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比较一下我们每年吃掉的肉蛋奶的量就可以得出结论。养殖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家禽饲养非常密集,一旦发生常规抗生素搞不定的传染病,其传播会异常迅速,养殖户或企业的损失也会非常大,正所谓“家财百万,带毛不算”。另一方面,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禽类粪便的处理难度也远远大于小户散养,粪便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也会对疾病传播推波助澜。养殖的家禽家畜如此,其实人类的情况也比它们好不了太多。大城市密集的建筑物和人群,同样让疾病传播变得更加的容易。为了对抗流行疾病,人也像被蓄养的家禽一样,也在大量服用抗生素,小病大治过度医疗。

3、候鸟危险?!

这拨禽流感的发生时段恰逢候鸟北归,所以俺们身在北方地区的人也就不敢大意。我倒觉得,对禽类具有高致死性的禽流感未必有机会被这些候鸟带到北方来。染病的禽鸟一旦发病多半会在漫漫旅途中悲惨地死去,没机会把疾病带到远方,没发病的带毒者可能更危险。好在野生禽鸟的种群不会太大,也不会像人类饲养的家禽那样密集,传播未必会非常快。相比之下,有条件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人类倒是比候鸟更危险,因为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从国家的最南端飞到最北端,如果已经染病就会把病原体随身携带走过寻常生物难以完成的旅程,如果在封闭的交通工具中发病,还可能造成病原体的散播和传染,当年的SARS就有很多传播发生在飞机或者火车上。

4、鸟窝的存留

前几天,网上流传上海某大学捅鸟窝的消息。俺在评论时开玩笑说——麻雀经历过了是“四害”(与人争粮),不是“四害”!(它还吃害虫)还是“四害”(被怀疑可能传播禽流感)的一拨轮回。按照对人类有“害”的就要杀灭的逻辑,“捅鸟窝”当然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人家野鸟可不会听从你的说服,在这季节繁衍后代的大事还是必须要办的,最多换个地方而已。事实上,有鸟窝的地方,至少可以说明当地人生活比较富足,不会因为饥饿去捕鸟为食,也无需捕鸟贩卖赚钱,甚至可以说明当地人很文明很有爱心。对鸟窝这类“违章建筑”的“棚户区”搞“强行拆迁”,在公众看来多少有些野蛮执法的味道。要是怕鸟在天使之路旁做窝,或许可以考虑预先在树上做些手脚,给它们“做窝”设置点儿障碍,明确告知这里房价很高,非常“不适合居住”。或者,引进点猛禽或者流浪猫在附近巡逻,搞搞生态治理。无碍大多数人生活的鸟窝,还是随它去为好。

参考: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79326.htm



H7N9禽流感来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679733.html

上一篇:从这儿跳下去。。。——闲话“星跳跃”
下一篇:很多新闻很多事的一天。。。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28 戎可 陈小润 徐迎晓 赵美娣 陈桂华 庄世宇 朱晓刚 许培扬 聂广 杨顺楷 李天成 曹建军 李伟钢 王号 武夷山 吕秀齐 戴德昌 杨学祥 陈湘明 曾庆平 李宇斌 柏舟 邢东义 wgq3867 anran123 zzjtcm qqliste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