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佳博士的博文题目里“Texas的骄阳和Boston的雪”一下让我想起被高雅乐评人贬低地称为民谣圈儿里的‘小苹果’的歌曲《南山南》里那一句:“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歌儿里唱得也许是两个人,我总觉得唱的一个是以前的自己,一个是现在的自己。
漂着的感受,是经历过海外留学苦逼生活的人们都有过的感觉。
生活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安定下来,十年不会挪动的状态;另一种,就是那种明天不知道会在哪里的情形。过哪种生活,是一种选择;过哪一种生活,里面也都充满了选择。
刚刚读完一本书。名字叫做《Stoner》,是个人名,也还有“瘾君子”、“丢石头的人”这样的意思。这曾经是一部“睡美人”一样的小说。作者叫John Williams(1922-1994),其人大名鼎鼎,曾经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不过这部小说是他作品里的例外,上个世纪60年代出版的时候才卖出去2000本,很不理想。到了2003年,也不知道是谁又从故纸堆里把它捡出来,重新出版,没想到一下子又流行起来。获了奖,火得很。
它以前为什么没有流行?因为这是一部关于“撸瑟(loser)”的书。直到今天还有人说,有意思吗,作者干嘛要写一本关于loser的书?我又干嘛要花时间读一本loser的书?问得好,因为不管是电影电视广播剧还是小说,我们都喜欢看英雄的故事。我们干嘛要去读一个loser的事儿?
美国人把它归到“campus小说”一类,就是描写高校里的事儿的书。主人公William Stoner是个教授。故事从20世纪初,他进入大学之前在乡下农场的生活写起。William的父母目不识丁,在农场辛勤劳动养活家庭。即使终日劳作,也改变不了连条像样的裤子也没得穿的生活现实。赶上“政府的好政策”,William得以进入密苏里大学的农学院学习,一家人想着等他毕业了回农场,就能更好地知道怎么种地了。不过半工半读的他阴差阳错地转到了英语系,一路念到博士,最终成了大学里的讲师,再没有能回去帮父亲务农。他娶到了一个银行家的女儿,升到了助理教授并且获得了终身教职——这就是他事业的终点了(那时候助理教授就有终身职位)——而当年和他一起喝啤酒的同学,最终做到了Dean(院长)。他的生活并不幸福,妻子有点儿不太正常,乖戾,用洋人那种看起来很文明又不讲理的方式,比如冷暴力折磨他。他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女儿受这种情形的影响。他是个努力工作的老师,不过也是那种一旦离开,学生们会马上忘记的教授。与个别同事,比如系主任的关系不太好,甚至影响到他的工作。一向是个好人的他,和同系的年轻女讲师发生了婚外情事件——也许是由于内心的苦闷,或者别的理由,但最终向世俗低头,为了保全说得过去的生活、工作、颜面,以女方辞职、悄然离开而结束。
如果你品味一下这本书里的故事,你能感受主人公的生活很像我们身边的每个普通人,不论黄头发黑头发、白皮肤黑皮肤,概莫能外。比如今天的中国人。生活被时代的巨变推着前进。想办法弄条像样的裤子进城读书的那个细节像极了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一代很多人的经历;我们很多人这一生能有份像样体面,至少说得过去的工作,但最终也许就在那个位置上终了;我们的家里肯定也大事小事不断;我们也许有过出轨的念头或者行为(就看贼心贼胆儿的水平了);我们最终都安静地死去。这就是这部小说又流行起来的原因,因为我们大多数其实都是loser,in a way,in many ways,也许。你觉得特重要的事儿,也许到了别处就不是个事儿。比如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漂亮的发表记录简直是存在感的重要来源。但你要打算给工业界投简历寻求工作机会的时候,那些文章在招聘经理的眼里也许一文不值。你如果把自己的文章列表放进简历,还算是犯了忌讳。
生活就是这样,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是英雄,大家也都是loser。是哪一个,存乎一心。
我很喜欢孟博士的博文,随着时间推移愈发老辣,字面上的调侃,恰恰反映出内心的淡定和信心。
“仔细品味”,其实“生活原来有滋有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