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想]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进一步改变为课程定位
高等教育压缩学时,可以在对未来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预测基础上,在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将课程分成“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类型。保留少数“掌握、运用”课程,把其余课程“了解、理解”化。
“了解、理解”化的课程考试,增大选择题比例。不要求学生“背出”,只要求学生“认出”。
“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就可以使学生宽知识、轻负担、缩学时。
压缩学时的核心:不要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09385/answer/571834270
推荐阅读:
[1] 2019-09-07,丁肇中:我认识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几乎没有考第一名的
http://www.sohu.com/a/339338844_120044578
“我几乎认识每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考第一名的。”
[2] 2015-07-02,数学家陈省身:不要考100分!易成为平庸之才
http://www.sohu.com/a/20998287_194674
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不要为了考100分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3] 2016-11-28,朱邦芬院士:从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看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http://www.sohu.com/a/120113245_534881
“重质不重量”怎么体现呢?周光召是出名的优秀学生,我原以为他的成绩单一定会很漂亮,后来一看,平均学分积大致是80 来分,有几门课90 多分,也有好几门课只有70 多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表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