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如何读研方能不负韶华?
热度 7 赵序茅 2021-10-9 18:38
前几日一刚考上博士的师弟来信问我:“如何高效读博?” 先谈谈当前的科研背景。如今博士毕业群体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大,加上海龟上岸带来的压力,博士毕业后想要在高校谋得科研职位越发困难。在这种形势压迫下,对于正在读博(或者硕士)的学生来说不可不察也!能否在博士期间有所斩获(同样适用于硕士),不仅是毕不 ...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128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7
西藏纪行(二):天上的红嘴
热度 3 赵序茅 2021-10-1 15:18
9月11日晚上,我们住在昌都的卡诺区,海拔3200米,还比较舒适。周围都是藏族的建筑风格,如果是晴天,蓝天、白云、青山、和暗红色的藏族的建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水彩画。9月12日早上,铅云密布,雨欲下又止,我们吃过早餐急匆匆地往酒店赶,以免被雨给逮住了。 此刻,空中一阵阵尖锐的叫声,刺破密布的乌云。 ...
个人分类: 科普|611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西藏纪行(一):大地的弧线
赵序茅 2021-9-24 15:42
2021 年 9 月 11 日,我和两个学生前往西藏昌都,参加一个物种多样性调查项目的投标。一大早从兰州中川机场赶飞机,中午 11:30 左右到达昌都邦达机场。昌都邦达机场的海拔 4400 米左右,一下飞机,我就头昏脑胀,很明显高原反应了。两个学生毕竟年轻比我的表现好多了。邦达机场距离昌都市区大概 2 个小时的车 ...
个人分类: 科普|37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带研究生笔记(一):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事科研
热度 14 赵序茅 2021-9-8 12:50
博士毕业后有幸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学生一下子转变为导师,我一直在努力,在思考,如何带好我的研究生。依稀记得第一次坐在评委席面试硕士研究生那种期待的心情,很想知道到底谁报考了我,我的第一个学生会是谁,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导师? 终于有了学生,刚开始信心满满,期待着把学生都能培养成科技界人才。 ...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8158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14
又到一年收麦时
热度 12 赵序茅 2021-6-19 15:22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端午节一过,就到了收麦子的时候。对于山东(北方小麦区)农村家庭来说,一年中有两件大忙事:一件是三夏收小麦,另一件是三秋收玉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不知道小麦收割过程的人来说,是无法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我小的时候,收割机还没有普及,割麦、打麦、晒麦全部依赖人 ...
个人分类: 生活|656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2
给准备复试的硕士研究生几点建议
热度 3 赵序茅 2021-3-19 12:36
近日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出来了,陆续有学生联系我,也有亲朋打电话咨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硕士研究生究竟如何准备复试。 1 关系有用吗? 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出来后,考生以及家长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山东老家的电话,询问我能否帮忙?关系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北方尤其 ...
个人分类: 科研|1048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行走在河西走廊(2):腾格里沙漠的边缘
热度 1 赵序茅 2020-7-5 08:03
7 月2日一早,我们从武威从向民勤出发。民勤地区荒漠化比较严重,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是生态修复、防沙固沙路上的重镇。在去民勤的路上,周边多是人工种植的梭梭林。我们的样点需要自然状态下的植被,受人类的干扰越少越好,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直到汽车开出去70-80千米,我们把2号采样点选在一块半荒 ...
个人分类: 科普|8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行走在河西走廊(1)
热度 10 赵序茅 2020-7-3 08:33
7月1日,我和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的同事刘老师,带着6个学生,连同2个司机师傅,一行10人,2辆车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沿着河西走廊采样。我们计划每个100公里,采集一个个样点,为得是调查河西走廊上地下和地上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由于采样的需要,我们不能走高速,只能沿着国道走。不曾想速度降下来 ...
个人分类: 科普|986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10
博士毕业如何选择科研平台?
热度 4 赵序茅 2020-6-28 17:24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摆着万千毕业学子面前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找工作?作为大龄的毕业生,博士面临的形势尤为紧迫。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在迷茫,工作了一年后,顺理成章成为了 “ 过来人 ” 。作为过来人,想对博士如何选择科研平台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权当是抛砖引玉了。此处针对的博士毕业生想继续从事科研岗位的 ...
个人分类: 观点|842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兰大故事(2):马衔山流浪狗的逆袭
热度 2 赵序茅 2020-6-22 12:49
书接上回 中午吃过饭,我们转到兴隆山。虽然,兴隆山与北山相隔20公里,但是两地的地貌植被却大相径庭。北山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千沟万壑一片绿,而兴隆山确是黑土石地一片绿。按说两地如此近,降水也相差无几,为何植被南辕北辙。这里面的奥秘在于土壤。黄土高原 被厚厚的一层黄土覆盖,最厚处达几百米。兴隆山却因 ...
个人分类: 科普|656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