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萍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aiping

博文

按标题搜索
2013年工作总结
2014-1-2 09:55
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1 、发表论文 : 1) The evolution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rice sheath blight pathogen, Nature Communications , 4:1424 doi: 10.1038/ncomms2427, 2013. 2) Clon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 novel holotype crystal protein gene, ...
32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参加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11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2013-12-2 10:32
11 月29日 -12月1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11 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农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大会分为专题报告、学术交流,朱有勇院士、长江学者:彭有良教授、康振生教授、陈保善教授、周雪平教授、姜道宏教授、王 ...
31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团队水稻结实率影响因子重大发现-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11-20 10:21
11 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以水稻研究所李双成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在读博士生李文博和2009级硕士黄斌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平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唯一署名单位的研究论文“PTB1:通过控制花粉管生长调控水稻结实率”( 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by contro ...
38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14年优秀毕业生和2013年优秀研究生
2013-11-7 12:01
硕士2011级,现硕士三年级的代小娟同学获得2014年校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优秀毕业生推荐以及2012-2013年度优秀研究生。代小娟同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现读植物保护专业硕士。2012发表微生物杂志《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25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十月份的采样
2013-11-5 14:38
20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稻纹枯病研讨会议在成都召开
2013-10-18 14:26
10月14-15日,来自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的10余位纹枯病领域专家共同商讨水稻纹枯病致病机制与抗性育种研讨会议,共同讨论制定应对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纹枯病的有效策略。
25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参加学校举行的第5届教师节教职工奖励大会
2013-9-10 10:53
9月9日,水稻所2名领导和2名代表参加在雅安举行的教师节奖励大会。 邓良基、郑有良亲自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组奖获得者荣廷昭院士、曹墨菊教授,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动物医学院颁发奖金,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德颁发了特别奖。会场上,全体与会人员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大家共同为过 ...
29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参加第10届国际植物病理学会ICPP和第5届国际丝核菌会议ISR
2013-9-3 10:45
8月21日至25日,和2个博士一起参加了河南农业大学举办的国际丝核菌会议,由加拿大SUHA JABAJI, McGill University教授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印度、中国等国家的150名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交流的研究对象包括了AG1-AG14群和双核菌等的病原学、基因组学、致病机制、流 ...
33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几点感想
热度 6 2013-2-9 18:23
2013年1月29日我们团队在NC上发表了题目为 The evolution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rice sheath blight pathogen 的论文。有以下几点感想: 1、投稿时间比较长,2012年5月份投出,2013年1月29日才接受,如比较着急发表的研究内容,最好不要投此刊物。Received21 May 2012 ,Accepted 31 December 2012 ,Publ ...
2783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