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ssjt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wssjtu

博文

一区期刊到底发表了多少文章? 精选

已有 33945 次阅读 2016-2-23 09: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CI, 国际期刊, 发表论文, 影响因子, SCIE

一区期刊到底发表了多少文章?

刘维树 博士生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胡光元 博士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在高影响力、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这里不讨论期刊影响因子的是是非非,假定高影响因子约等于高影响力,博主也知道影响因子的种种弊端,哈哈)。这一方面有助于科研成果尽可能的扩散开来,也有助于提高学者的知名度(当然也更符合各种考评,哈哈)。我们将高影响力的期刊定义为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各个领域处于前25%的期刊(也就是俗称的汤姆森路透JCR 一区期刊, 不是中科院的分区,不少学校使用的是中科院的分区)。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一、二、三、四区的期刊数大概都各占期刊总数的25%,那么在高影响力的期刊或者说一区的期刊上到底发表了多少比例的论文呢?

到底一区期刊发表了多少比例的文章?约等于25%,还是远小于25%,又或者是远大于25%呢?三种观点好像三个都有点道理。具体陈述如下。

 观点一:约等于25%。因为每个分区的期刊量都约占总量的25 %。大样本下,每个分区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量也应该大致相同。所以一区期刊应该也约等于发了25 %的文章。德国马普学会的Bornmann Marx’s也是这么认为的:“One can expect that 25 % of a researcher’s publication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first quartile”  (Scientometrics 98(1):487–509, 2014) (这两位可是大牛,特别是Bornmann老师,膜拜的对象)

 观点二:远小于25%。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可是大家都喜欢的香饽饽,发表的难度可想而知。大家可不都是为了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而挤破了头吗?谁没有被目标期刊拒过几次呢,但是要有拒稿虐我千百遍,我待拒稿如初恋的心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莉教授在与我们合作的文章被JASIST拒稿时安慰的话)。由于拒稿的惨痛经历,一区期刊有时候对我们来说只可远观,不可亵渎。所以,一区期刊发表的论文的比例应该远小于25%

 观点三:远大于25%。这种观点的可能理由是,大家都想往高影响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投稿多了,总归有一些会被这些一区期刊录用的。特别是在国内,很注重期刊的影响因子,那么很多学者的投稿策略是按照影响因子从高往低投。所以由于稿源充足,一区期刊可能发表的文章比例大于25%(哈哈,这里有点心虚,不敢说远大于25%)。

好了,背景介绍完了。各位一起无奖竞猜一下吧。到底一区期刊发表了多大比例的文章呢?约等于25%,还是远小于25%,亦或是远大于25%

 

买定离手啦。

 

开奖啦!

 

答案是:远大于25%!!!怎么可能???

 

   近期Liu, Hu & Gu(2016)在给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主编的一封信(Letter)中探索了这个问题(LiuHu是这篇博文作者,问题很简单,但是结论有点反常识)。这个Letter用了最新的2015版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的数据来验证这个问题。在这个报告中,一共有8659SCIE期刊,踢出153本没有影响因子或者没有citable itemsarticlereview两种类型)的期刊,我们一共保留了8506本期刊来进行分析。

由于一本期刊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那么可能在不同学科,这本期刊的分区不一致。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极端的方式来处理:乐观模式和悲观模式。在乐观模式下,如果一本期刊有多个分区,那么就取高的分区为该期刊的分区(高影响力分区,就高不就低),反之,在悲观模式下,一本期刊如果有多个分区,那么就帮它归类为低的分区里(低影响力的分区,就低不就高)。



图中展示了两种模式下,四个分区期刊和发表的论文(只考虑articlereview)的分布情况。其中纵轴代表各个分区期刊或者文章数量的份额,Bar上的数字代表各个分区期刊或者该分区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的绝对值。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两种模式下,各个分区的期刊基本上数量都差不多,但是文章量的分布却有很大差别。就是在悲观模式下,一区期刊也发表了超过总量三分之一的文章,在乐观模式下,这一比例高达45%。四区期刊在悲观模式下,也就发表16.5%的文章。(看来四区期刊最难发,哈哈,玩笑)。

上述分析提供给读者的重要信息是:JCR一区期刊虽然只占期刊总量的四分之一,但是一区期刊上发表了将近45 %的文章,类似比例的四区期刊最多发表了16.5%的文章。原来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发表了更多的文章。是不是瞬间感觉一区期刊没有那么高大上了(特别是对已经发了一区期刊的童靴来说,哈哈)?乐观的解读就是,原来这么高比例的文章发表在一区期刊,看来一区期刊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以后可以多try try!为啥一区发了这么多文章,博主仍然觉得一区期刊比较难发呢?博主自省去了!

 备注:本文的发现对科研评价部门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能给广大的科研童鞋在选择投稿期刊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每个领域可能还有不同。我们验证了2000,2007年的数据,结果类似。本文所用数据为汤姆森路透的原始数据,对176个SCI学科进行的分区,其中每个学科影响因子的前25%为一区期刊,和中科院的分区不一致,中科院的一区期刊少很多,所以中科院一区期刊还是很难发。 

 对中国国际论文发表以及中国问题相关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读读博主的另外两篇博文(特别是第二篇,曾经是科学网博客的头条,笔者感觉现实意义很强,哈哈):

中国SSCI论文快速增加   

谁在关注中国? 

   补记:作者的这篇Letter直接挑战了本领域的大牛,在审稿过程中也和大牛就某一个观点来回argue了两个回合(猜测一个审稿人就是某一位大牛),作者也在某一个观点上妥协了。很感谢大牛对作者观点的认同以及同意这篇Letter的发表,作者很佩服大牛对学术讨论的欢迎和开放的态度。此外,作者在浏览Journal of Informetrics上在线发表的一位中国台湾学者同期也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利用类似的数据但是不同的方法也得出了和本文一个相互验证的结论:高影响力期刊发表了更多的论文。

 本文初稿亦发表于微信公众号:三思派(Science-Pie),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关注。欢迎感兴趣的转发,但请尊重版权。微信公众号转发可以从该公众号2015年12月28号文章转发。
如需要更详细了解,请参见:

Liu, Weishu, Hu,Guangyuan, & Gu, Mengdi. (2016). The probability of publishing in first-quartile journals. Scientometrics, 106(3):1273-1276. DOI: 10.1007/s11192-015-1821-1.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7868-957984.html

上一篇:谁在关注中国?
下一篇:什么“洪荒之力”使得四川大学学术排名飞速提升?
收藏 IP: 183.195.251.*| 热度|

24 赵星 廖虎昌 余皓 杨正瓴 闫钟峰 王毅翔 文克玲 陆泽橼 高建国 徐耀 刘立 杜建 罗德海 强涛 李土荣 翟远征 李毅伟 杨远帆 张越 薛宇 gaoshannankai ghzhou5676 shenlu cross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2 2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