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由于老伴病重,半年多基本没有在科学网向大家学习、与老师们交流了。现在我老伴虽然还身患多种病很虚弱,自己只能走十几步,我每周3天用轮椅推她去医院进行透析,并要干所有家务和照顾她的全部生活起居,但近2个多月没有再出现病危征兆。可以说病情比较稳定了,我可以抽点时间向老师们学习和交流了,但时间有限,不能像以前那样能定期发表博文和及时回复老师们的指教和评论,希望老师们谅解并继续给我以支持。
阴阳论和五行学说(简称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医药中得到广泛应用,使中医药成为中国的瑰宝,对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化起到重要作用。用现代语言说清阴阳五行的实质和如何正确使用,不仅对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医有利,还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近几年思考阴阳五行,现在已经有一个比较成熟想法,主要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用现代语言阐述了阴阳五行的出现,实质、和如何科学使用。下面用两篇博文系统介绍一下。
1.简单事物与复杂事物
首先要说明的是,阴阳五行与现代科学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或者说角度是不同的。
现代科学的方法是先把一个大事物(或叫复杂事物或系统)尽量分小,尽量提纯,使其成为或认为其内部是均质的小事物(或称简单事物或子系统),再去测量这些小事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性质并研究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即首先的着眼点是小事物。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这是很好的方法。
但我们的客观世界中,往往遇到的是大事物(复杂事物或系统),它的内部不均质,有差异,或者说是大事物里面包含多个存在差异的小事物。阴阳五行研究客观世界的对象或者说着眼点是这种大事物。
两种研究方法有很多差别:首先着眼小事物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得到的小事物的性质,一般来说是确定的、准确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两个小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马上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笔者是学物理的,物理学中的定理、定律、公式等,很多表示的就是这些性质或规律。如质量为m的物体乙仅受到物体甲的一个大小为F的作用力,则物体乙会马上产生一个加速度a,有F=ma的精准关系。它的结果是即时的,确定的、精准的、可预测的。我们进行的科学研究,也多是为了寻找这些确定的规律。
对于首先着眼于大事物的阴阳五行,就要考虑这个事物内部存在的有差异的小事物的性质、状态、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也因为大事物包含多个小事物,在大事物相互作用时,往往不是作用于大事物的整体,而只是作用于它内部的部分小事物(子系统)。这个作用,会在大事物中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呈现在整体上的反应结果。其特点是:(1)作用与反应之间有时间差。(2)作用与最终结果之间,存在实质上的不协调、不匹配、不直接相关,如著名的“蝴蝶效应”。
笔者认为,不能说先着眼小事物是科学的,先着眼大事物就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首先着眼大事物的阴阳五行,如果正确认识它们的科学实质或真实含意,正确地进行科学应用,也是科学的,有用的。至于没有正确使用,得出错误的结果,那不是阴阳五行本身的事。
2.阴阳论的实质
我们的祖先在观察世界时,发现一般事物(本文指包含多个存在差异的小事物的大事物 也称复杂事物或系统)中都包含多个存在差异的小事物。当然,这个“大事物”可能真的很大,甚至整个宇宙,也可能实际上并不大,但里面仍包含存在差异的多个小事物。
如何对这种“大事物”进行描述呢?最好是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
大事物里面包含的小事物有多有少,但最少不能少于两个。因此,大事物中只包含两个小事物是最简单的情况。这些小事物存在的的差异可能有很多方面,同样为了简单,每次只关注或归纳为一个方面的差异最为简单,并把这两个有差异小事物的属性,一个用“阴”,一个用“阳”来表示。这就是阴阳论的原意或实质。所以阴阳论的实质就是:大事物中包含存在差异的小事物的最简化模型。
从这个基本含意,可以推出、观察出或规定出阴阳论的许多性质和特点。例如,所有大事物内部都存在有差异的小事物,因此可以说万物皆可分阴阳;一对分属阴和阳的小事物是在同一个大事物中的,这叫阴阳的统一性或阴阳互根;阴和阳的变化可以是处于基本动态平衡,这个事物宏观上基本不变化或变化很慢,这叫阴阳平衡或阴平阳秘,并且观察到这种状态往往维持时间比较长久,因此很多时候(如身体的状态)要追求这种阴阳平衡;小事物的变化可以是此消彼长,过头了就是阴阳转换;阴阳论主要关注的是阴和阳的相对性,描述的是差别,这叫阴阳对立,两个尽管有差别,但并没有说不能有相同的内容,甚至有时两者的大部分内容都相同,在阴阳论中,这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
另外 还人为地规定了相对比较大,外,左,粗,首,刚,天,日,昼,亮……的为阳。而相对小,内,右,细,尾,柔,地,月,夜,暗……的为阴。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