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技进步奖应该毫不犹豫选谁?
热度 12 汪晓军 2023-9-10 08:09
自然科学奖,应是奖励发现,发表重要论文,且发现的理论与现象得到广泛验证,得到同行的认可与赞扬;科技进步奖,则应是研究开发出新产品,新产品的性能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最好采用了新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功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若今年某产品要评选科技进步大奖,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华为 Mate 60 Pro 新手机! ...
6768 次阅读|33 个评论 热度 12
漂亮的数据我先用来写博文
热度 5 汪晓军 2023-9-1 14:53
不是每个中试都能一炮打响 2021 年底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召开“双碳引领,湾区赋能!广东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了几位专家给大家作技术报告,在这个会议上,我介绍了低碳节能的生物脱氮技术,并结合我们已完成的工程情况,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工程实例。 会议结束后聚餐,我被邀请到主桌, ...
392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希望将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改进为合作共赢
热度 4 汪晓军 2023-7-3 09:48
四年前当我们刚完成氧化铁红厂 10 立方米厌氧氨氧化中试反应装置时,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因液氨丝光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高氨氮废水,厌氧氨氧化是最合适的处理工艺。同时盯上溢达这个项目的除了我们,还有来自欧洲荷兰的帕克公司。溢达公司的液氨丝光废水的氨氮浓度波动较大,浓度值在 1000~6000mg/L 之间波动,为了稳 ...
3262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我希望的国基申请普惠性
热度 11 汪晓军 2023-6-1 08:37
每年的四月五月,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上通信评审的时候。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多份本子到我手上评审。申请的本子写得漂亮的年年都有,只是现在写得漂亮的本子越来越多了。记得前几年还有不是博士学位的申请人,现在的申请人几乎都是清一色博士,每个申请人都有 SCI 论文发表,且申请书也都是图文并茂。在十多份申请本子 ...
7736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1
偶尔做一个带思考的体力劳动者
热度 5 汪晓军 2023-5-27 10:09
一般认为在实验室做实验,到工矿企业现场做中试,都应该是脑力劳动,这话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许多时候只能说主要劳动是脑力劳动,偶尔也有体力劳动。这些体力劳动,不可能全部外包,有些体力活,就必须我们自己干。 在实验室做小试,有时从工厂取回来的废水样要拿到实验室做试验,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身强体壮的男研 ...
778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英文或中文——这是一个问题
热度 2 汪晓军 2023-4-23 08:58
英文或中文 ——这是一个问题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写英文文章,还是写中文文章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往年学校规定,教授不允许申请省基金,去年学校政策调整,也允许教授申请,虽然我的研究经费及带研究生的费用主要来自横向科技服务,但有一个纵向基金仍是重要的 ...
4837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三年多的等待终于等到云开日出
热度 5 汪晓军 2023-4-3 14:44
2019 年我们与广州最大的纺织印染企业签订了当时学院最大的专利技术推广横向科研项目, 纺织印染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回用项目,该项目的总金额 1118 万元。 合同签订后,我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设计,施工阶段,按照合同要求,我们顺利地拿到了一共 60% 的第一笔工程预付款及第二笔工艺设备到货及安装款。项目 ...
329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5
申请美国专利前想一想这技术能在美国赚美元吗?
热度 7 汪晓军 2023-3-22 06:42
申请美国专利前想一想这技术能在美国赚美元吗? 申请专利的初衷应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获得创新性成果应得的收益。随着各单位对科研成果进行量化管理,申请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也都可以作为科研成果予以登记。 象发表科研论文一样,论文有国内科技期刊杂志论文,也有国际英文期刊 SCI 文章。一般来讲 ...
705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7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可能得益于年轻时三年的车间工作
热度 3 汪晓军 2023-3-10 09:57
1990 年夏,去了广州黄埔经济开发区仍在建设中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在工厂现场接受环保问题的咨询。当时宝洁的外方经理与我用英文讨论了几句水处理的化学原理,立即问我愿不愿意来宝洁工作,并给出了一个令我吃惊的高工资。当时孩子快要出生,急需要用钱,而我家里又不可能给予大力支持的时候,这种邀请是难以拒绝的, ...
683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5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