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我在《文汇报》“文汇教育”发的第12篇文章 精选

已有 5368 次阅读 2024-9-27 17:23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专硕和学硕,如何“分家”》是我在《文汇报》发表的第12篇文章。

能在《文汇报》发文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仅取决于编辑,也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能力和质量要求。在此之前,我曾有一段时间苦苦找不到能够发表《文汇报》的东西。我找不到很好的点子或者灵感的时候,只能埋头苦干,或者晚上打开电脑,先用WORD写博文,然后把博文贴在网上。也有的时候,在电脑前向《文汇报》发起“冲刺”,但总觉得写出的稿子还不行,就发在网上。

(一)“慧眼”加一线实践

微信图片_20240911203737.jpg

我深耕基层,参加座谈会、调研会,到外面参加教学研讨会,在学校做研究生教育督导,并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我还与校内各个院系和机关的人交谈。这使我有了很多一线的见闻,了解问题之所在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还看书、写书,写各种文书材料、总结报告。

光靠这些,还不足以产生《文汇报》文章。这是因为,发表《文汇报》,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堆积。

什么叫质量呢?就发表《文汇报》而言,质量首先指抓住一个很好的选题、重要的选题、能够引起教育界重视的选题、能够起到引导作用的选题。如果选题没有搞好,那么即使作者再有文采,都是没有用的。

而要抓到这样的选题,既需要一双“慧眼”,也需要一线实践。光有一线实践,没有“慧眼”,也是没有用的。反过来,光有“慧眼”,缺乏一线实践,也写不出深厚、透彻的文章。

其次,质量还意味着写文章的时候要有“通透感”和“褶皱”。作者说的一个现象可能盘根错节,很复杂。作者不能语无伦次地堆砌语言,而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讲得很清楚、讲透,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懂行的人写的。而“褶皱”,就是说不要像写800-1000字时评那样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而是要有起承转合,有层次。可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写出一个现象的三个侧面或者维度。

说实话,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用几句话就能概括。我一开始也尝试着写了几百字的段落,能够把主要思想说清楚。但是,仅仅写几百字的话,那实现不了“通透感”和“褶皱”。要把字数加上去,把篇幅拉长,充分利用3000字左右的篇幅,才能产生“大稿”,才能把事情说透。

(二)写作理念

微信图片_20240916153523.jpg

南方周末特稿的定位是: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我不是写特稿,文字也不够优美。但是我“呈现复杂的真”。呈现复杂的真,就意味着作者不能一面倒地去批评一个现象、做简单的“是非判断题”。做“是非判断题”是写时评,而不是写教育述评。

如果一个选题给作者的只是“对或者错”的选择,那么这个选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题。

好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你不要简单地说“这个事情错了”,而要把这个现象存在的背景、原因条分缕析地说清楚,并且讲清楚这个现象对大家的意义、这个事情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

我是研究催化和催化剂的。催化剂又称“触媒”,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

而媒体也是一种“媒”,它能传播信息和理念,推动社会进步。

在报刊发文,一方面要像催化剂那样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像研究催化反应机理那样,把一个现象的成因解析清楚。

(三)这篇《文汇报》文章

b_70927.jpg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现象,那就是专硕学硕培养同质化。

以前很多高校都这么干(导师把专硕招进去后,和学硕一样培养,也要求做科研、发论文;而对于培养方案要求的几个月企业实习,则采用“敲图章”的方法蒙混过关),但是现在要求改变。去年年底,教育部发布相关的意见。今年4月26日,学位法通过。

我没有一味地指责专硕学硕培养同质化,而是从业内人士的角度,客观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课题组“生产关系”就决定了导师需要拉项目、发论文、申请新的项目;如果导师让专硕去企业实习,那么导师“活不下去”了。第二,专硕如果花很多时间去企业实习,那么毕业论文可能通不过盲审,因为专家看工作量和科研数据。

这两个原因,都指向评价体系——对导师的评价体系,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如果专硕只要上课和实习就能毕业,不需要做实验,不需要写任何论文,那就简单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导师原先接受的科研训练就是以发文章为导向的,一下子转型,不适应;再比如,学生其实也不大愿意去企业干苦力,而是希望能够参加和将来就业方向(比如金融)相关的自选实习。

接着,我们其实站在了“十字路口”,或者说面临着“转折点”——究竟要怎么做?

面临大的趋势,是“一刀切”,像轧路机那样碾压过去,还是实事求是、分类施策?是不加讨论地机械执行,还是广泛讨论,甚至充分辩论?

有没有已经成功的例子?的确有。但我也指出,这些成功的例子可能蕴含的问题和风险。

这篇文章的意义:这篇文章不是为“专硕学硕同质化”辩护,也不是一味否定,而是把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说清楚,有便于后续决策和推进。这篇文章的落脚点也不是给相关工作“开药方”“提对策”,这个工作可以留给后来人(包括记者和别的人)去做。时代在发展,在专硕培养方面,目前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着“转折点”,这篇文章能启发读者思考。

写完后,我翻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以前,大学对专硕实习的规定的确是模模糊糊的,也不严格。而现在,无论是大的形势还是小的环境,都要求规范化、严格化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一刀切”,还是再充分讨论乃至辩论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呢?是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还是要求在每个学科、每一个课题组,都步调一致,取得一样的进展?

这篇文章,引人深思,特别是在强调“改革”和“创新”的当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52973.html

上一篇:专硕和学硕,如何“分家”?
下一篇:科学家-国家-选择-忙碌-价值:国庆随笔
收藏 IP: 223.104.213.*| 热度|

7 王涛 马臻 钟炳 郑永军 褚海亮 刁空非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