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怀念作为普通网友的李小文老师 精选

已有 10040 次阅读 2015-1-11 04:12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李小文

李小文老师突然去世,给我的震动很大,因为在我印象中,他才六十来岁。根据当下的生活水平,别说是医疗待遇很好的院士了,就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六十来岁也就是个中年尾声,老年还没开始呢。


尽管我最开始看见网上的消息还不敢相信,后来随着铺天盖地的悼念文字,我不得不相信了。我很悲愤而又无奈地想到,老天真的是不公,好人往往不得长寿! 


2009年,也就是在我来科学网开博的第二年,我开始注意到李小文老师。那个时候,我更多地关注熟人的博客。有一次在王铮老师的博文下面,我看见lix的留言,王铮老师的给这个留言的回复里称对方为“李院士”。我很吃惊,这里的博主里面还有院士!从此开始留意李小文老师的博客。李老师的博客风格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博文短小,少论证,多感慨,快意恩仇,机智而诙谐。这种风格,看似简单,实则非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阅历而不可为也。看他跟网友的互动,不管是他在自己博客上给留言的回复,还是他在别人博客的留言,你会觉得他真的是跟网友打成一片的。当年科学网博主当中颇有几位与李老师一样在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但他们在自己的博客上跟网友基本没有互动,这使得李小文老师的博客特点更加鲜明。

 

其实,后来我才理解,李小文老师在这里开博客,他没有把自己当作院士,他也不是以院士身份来写博客的。很多跟李老师互动频繁,没大没小地跟李老师厮混的网友,也没有把他当作院士。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网友。

 

可惜,我早年没有能够领悟到这一点。

 

自2008年开博2009年,我在科学网博客上顺风顺水,博文常常被编辑部精选,乃至置顶到头条,不免暗自得意。20097月份,我写了一篇《说不尽的教授工资》的博文,照例被编辑部精选。不想,这篇文章引起了李小文老师很大的反弹,他专门写了《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答李宁网友》两篇博文,对我的观点进行批驳。李老师延续了他快意恩仇的风格,在博文里用语尖刻,冷嘲热讽,让我颇感难以接受。我写了两篇很长的答复,贴在博客上。在我的答复里,我先把李老师和我在科学网的地位做了一番对比,用以说明他的文章对我的杀伤力。现在想起来,我是很不应该这么写的。因为李老师在批驳我的时候,他早就把自己作为普通网友了,而我还企图用对方是院士来暗示两人话语权的不同。

 

事情早已烟消云散,当年争论的孰是孰非,也不再重要。今天我试图重温一下李老师当年对我的批判,发现他的那两篇博文的连接已经打不开,多半是被他删除或者隐藏了。

 

20103月份,我有机会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期间顺便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学术报告。在报告会上,我见到了李老师。后来,我在博客里的有关文字是这么记载的:

 

【走到会议室一看,里面已经坐了20几个人了。这么冷的天,居然来了20多人,让我很受感动。我赫然看到,靠门这边第二排,竟然坐着清瘦的李小文老师。我快步走上前,向李院士致意。李老师操着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说:“你看起来比照片上要胖一些嘛。”这番话令开场的气氛变得很轻松。...... 非常可惜的是,李小文老师未能参加我们的午餐会,在我的演讲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匆匆离去,我因此失去了一次当面请益的机会。】

 

我是做科技政策的,那天演讲的主题是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李老师是做遥感的,他的专业跟这个题目没有什么交叉。他的到来,更多的是意义是作为科学网博友的友情支持。那天是个大冷天,李老师一早从北师大赶到清华,并全程听完了我的冗长无趣的报告。 


我从1990年代末出国后,就开始浏览海外的中文论坛,见识过各类网上风云人物的风采,也见识过网上的腥风血雨。我见过太多的例子,两个原本关系不错的网友,因为一语不合而大打出手,从此陌路,乃至势成水火,走向对立和相互攻击。

 

李小文老师显然也是愿意参与网上的论争的。但是,他不以院士的身份托大,而是以普通网友的身份跟对手平等对话。尽管他也会用词尖刻,但他显然是对事不对人,而且不计前嫌。从我跟李老师的这次交锋看,他的言行显示出来的是平等、真诚,还有长者风度。

 

2012年夏天,我再次回国,在北京见到小苗。小苗说,你要有时间,咱们一起去看看李老师。我说,李老师那么忙,就别去打扰他了吧,如果网友聚会能一起坐坐就很好。可惜的是,网友聚会虽然实现了,但李老师并没有参加,我没能再次见到李老师。

 

再后来,在科学网博客上,我跟李老师都参加了关于洛仑兹曲线的讨论,各自写了几篇博文,有交叉讨论,也有黄秀清等其他博主的参与。那次的讨论是愉快而轻松的,我见识了一个六十多岁的科学家对知识的执着与较真。

 

关于李小文老师的经历和资历,以及他的专业成就,网上有很多介绍,他有着传奇的一生,他有着骄人的科研成果。不过,在科学网上,他始终把自己作为普通网友。他的博客风格独特,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这些粉丝或许开始是冲着他的名气来的,但成为长久粉丝的那群人,一定是为他的博客内容所折服的。

 

在网上,李小文老师不以谦谦君子的形象示人,但是他从来不缺乏宽厚和长者风范;他不以科学大家的口气讲话,但他的观点处处透着机智和深刻。李小文老师嗜酒如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他活得真实,率性。他瘦小的身躯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他的一辈子,顶得上很多人的几辈子。

 

李小文老师千古!




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858287.html

上一篇:拿了诺奖又如何?
下一篇:科学网的博客好友
收藏 IP: 98.247.185.*| 热度|

40 罗德海 魏东平 吕喆 武夷山 陈安 陈小润 刘良云 王峻晔 张志东 梁进 王春艳 黄仁勇 孙刚 傅蕴德 苗元华 赵美娣 廖晓琳 喻海良 陈永金 林中鹿 王军军 蔡小宁 贾伟 王德华 庄世宇 柳艺博 徐晓 王善勇 陆雅莉 余世锋 曹聪 刘艳红 邱敦莲 fumingxu bridgeneer wangqinling abang xqhuang qzw gis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