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科学网上的两位地质学家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了“泥巴”上了,俺也贴几张前几年在野外拍的泥巴。
照片拍摄于武汉郊区某个即将干涸的小水坑。
==================================================
小水坑中的沉积物还没固结,基本上处于泥浆的状态,小虫子在上面的活动全都被记录下来了。。。
在痕迹的终点,几乎都能找到“犯罪分子”,不过都光荣牺牲了。。。
这种保存了生物生命活动痕迹的泥巴,如果没被破坏而固结成岩,这些痕迹很可能会形成遗迹化石。因此,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生命活动留下来的痕迹就被称为遗迹化石。下图是小水坑附近泥盆纪砂岩上的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在岩层中比较常见,而遗迹化石与造迹生物(上面说的“犯罪分子”)共同保存在一起的则极为罕见,因此现在大量的遗迹化石都不清楚是什么生物留下来的,对其分类命名时也只能根据形态来进行。罕见的两个重要原因是:一是很多生物留下痕迹后可能就“溜之大吉”了,就像在沙滩上看到一串脚印,沿着脚印追到终点并不一定能看到留下脚印的人,这也是遗迹化石比实体化石多得多的一个原因(一物多迹);二是实体化石保存下来的概率要比遗迹化石低得多,所以即便造迹生物“光荣地牺牲”在痕迹终点,最终也未必能形成化石保留下来。
像下面这种遗迹化石和造迹生物共同保存的自然就成为了化石中的珍品(图片来自网络,一只侏罗纪的鲎及其遗迹)
再回到小水坑中,这两只虫子在里面绕了很多圈也没逃出去,上面这只的“圈”好像挺规则的,其中是否含有生物的行为学信息?
这么好的一片泥浆,当然也会记录下来雨滴的痕迹。。。
这只虫子旁边就保存了几个雨痕
附近还有很多。。。
武汉的雨比苏老师的“大西北的雨”下的大
大雨痕中还有小的
附近另一个水坑中的沉积物已经开始固结了,出现了泥裂现象,上面留下了脊椎动物(鸟和狗?)的痕迹,造迹生物早已“溜之大吉”了。
这类痕迹如果有幸形成了化石,必将成为未来古生物学家难得的研究材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