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平安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phuang

博文

浅议学术评奖的两种方式:“最早”与“最好” 精选

已有 7739 次阅读 2020-12-19 13: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浅议学术评奖的两种方式:“最早”与“最好”

 

摘要:关于学术评奖,当今国内外通行的两个评价方式,可以概括为:“谁做得最早”和“谁做得最好”。前者是客观评价,后者是主观评价,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激励着整个科学共同体。

 

1、前言

 

首先,简单声明一下:本文所说的“学术评奖”,主要指自然科学领域的评奖。且,因为笔者一直在物理领域耕耘,所以,本文将主要以物理领域的学术评奖为例。

 

2、学术评奖的第一种方式:“谁做得最早?”

 

“谁做得最早”何意?例如世人熟知的诺贝尔奖评选就是遵循此道。诺贝尔奖每次皆颁给某领域的开创者(1~3名)。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查,很多开创者们的最原始的工作(论文)通常发表在一些影响力或影响因子并不引人注目的期刊上,例如Physics Letters A、Optics Communications、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诺贝尔奖的颁发,因为诺贝尔奖关注的是“最早”,这个领域谁的论文发表得最早,这很关键,至于这篇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并无影响。事实上,领域内首篇论文,因为超前,热门期刊的编辑和评审人,常常会看走眼,相关例证,并不鲜见。当然,此处也得声明的是,也有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创论文最初也是发表在热门期刊上的,此处仅仅表示最原创的那篇论文,可以发表的期刊很多,既有很多引人注目的期刊,也有很多不太引人注目的期刊。望读者明鉴。【但是,也需要提及的是,领域内首篇论文,在后来者看来,其结果常常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其中充斥着或多或少的错误,也并不少见。显然,若把首篇论文与后来的论文相比,它通常不是做得最好的,也仅仅是最早而已。至于何为“最好”,下文将有详细阐述。】

 

“最早”者,通常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发表后,通常无人问津,例如V. G. Veselago于1968年首次分析了电磁波在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的材料中的传播性质,揭示了电磁波在这类材料中传播时电场分量、磁场分量和波矢成左手关系[1],他的理论提出后,28年内,无人真正问津,直到1996年和1999年,得益于J. B. Pendry等人的两个新工作(即分别提出基于金属线阵列[2]和开口环结构[3]来实现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这个领域开始大热,并有了专门属于该领域的名字”metamaterial (超构材料)”。于是,2018年之前已有传言,Veselago与Pendry已被提名入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关于此传言,笔者亦曾向Pendry的合作者专门请教过,该传言得到对方证实。(不幸的是,Veselago已于2018年9月15日过世)。【关于此领域的更多细节,有兴趣者,请参阅拙著[4]的前言。】

 

小结一下,在“谁做得最早”的学术评价方式之中,学者以成果而得奖,期刊亦可因之而出名。这里,成果只要发表了,就可以了,至于发表在哪里,并不要紧。但,此种评价方式通常是少数学者的游戏,因为最早者(开创者)就那么有限的几位(不超过3位——若按照诺贝尔奖颁奖人数的规则来定义的话;为了下文叙述的便利起见,此处把这类学者记为“学者A”),然而,这种评价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客观: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某个理论(后来很热门、很有用的理论),翻看文献便知,白纸黑字,很清楚,评价结果与评价者是谁,没有关系。

 

然而,也正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是少数学者的游戏,若以这种评价方式作为唯一的学术评价方式,显然也不利,需知很多时候,一个领域的成熟(直至产生应用)是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而造就的,那么,如何评价这些后来加入的学者们的贡献呢?必须点明的是,这些后来加入的学者们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上文提及的Pendry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才使得metamaterial这个领域兴旺发达至今,且在不同场所,已经取得诸多应用。为了行文便利起见,此文中把这些后来加入的学者记为“学者B”。

 

3、学术评奖的第二种方式:“谁做得最好?”

 

如何评价学者B们的贡献?或,如何鼓励学者B们的研究热情?从中挑选最好的进行奖励,这是当前国内外盛行的做法。什么是“最好”?不同的评价者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即,这种评价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主观:究竟谁做得“最好”,评价者不同,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但,为了尽可能保证这类评价的公正性,也是有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客观的标准的,例如(以下标准可以单独使用,亦可综合使用):

 

(1)比期刊论文(以论文发表的期刊评价学者B):发表了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论文的学者B-1比发表了Physical Review E论文的学者B-2优秀;发表了Nature或Science论文的学者B-3比发表了PRL论文的学者B-1优秀。

 

(2)比期刊影响因子(以论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评价学者B):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大同行评审,不同领域的期刊本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这时比不同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例如学者B-4发表了一篇Physical Review Applied,学者B-5发表了一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那么谁更优秀呢?比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注:此处并不评价这么做的对与错,只是给出部分事实的描述。针对本文中的所有其它描述,亦然。】

 

(3)比论文引用(以论文的他引次数评价学者B):若学者B-6和学者B-7都发表了PRL论文,此时看他们的论文引用(他引)次数,谁的引用次数多,谁就更优秀,可以授奖。【不过,一些经典文献中的成果,学者B通常默认为常识(common knowledge),并不引用原始文献,例如现在还会有谁在研究论文中去引用牛顿1642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吗?此外,有必要指出,一些负面的他引,在此处评价时,一般也是不会专门区分的。至于是热门领域的PRL论文,还是冷门领域的PRL论文,在大同行以他引为评价标准时,不易兼顾。】

 

小结一下,在“谁做得最好”的学术评价方式之中,学者B以期刊(期刊名和期刊影响因子)而得奖,和/或以论文他引次数而得奖,和/或以其他而得奖(恕本文中不一一列出)。这里,成果发表的期刊,很重要,热门期刊的名字,很金贵,其影响因子,更是重中之重,且,因其是热门期刊,论文获得更多的他引次数,也是大概率之事。故而,在此类评价方式之中,学者主要以期刊而得奖,成果亦可因之而出名。

 

4、讨论与总结

 

可见,第一种评价方式(评选“谁做得最早”),标准统一,评价客观,看谁最早即可,第二种评价方式(评选“谁做得最好”),标准很难统一,且因评价者不同,评价结果通常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如果以第一种评价方式而否定第二种评价方式,要不得,因为这不利稳定合理的科研队伍,进而不利推进科学研究的深度;当然,如果以第二种评价方式而否定第一种评价方式,也断断要不得,因为这不利于拓展科学研究的宽度。

 

显然,这两种评价方式,就其效用而言,可视为互补,两者各尽其职,即可共同激励着整个科学共同体。至于普通观众,辨证看待这两种评价方式的优劣,该是明智之举。

 

斯为一家之言,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V. G. Veselago, Sov. Phys. Usp. 10, 509-514 (1968).

[2] J. B. Pendry et al., Phys. Rev. Lett. 76, 4773-4776 (1996).

[3] J. B. Pendry et al.,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 47, 2075-2084 (1999).

[4] J. P. Huang, Theoretical Thermotics: Transformation Thermotics and Extended Theories for Thermal Metamaterials (Springer, 20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3185-1263190.html

上一篇:环境温差中的零能耗保温
下一篇:稳态热传导系统属于扩散系统,静电(或静磁)系统属于波动系统,为什么?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21 许培扬 高峡 杨正瓴 张文忠 安海龙 杨小军 姚伟 杨顺楷 宁利中 李金贵 刘钢 黄河宁 黄洪林 赵振明 王启云 章忠志 曾杰 彭振华 晏成和 刘全慧 汤茂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2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