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AV又制造了冰块事件,被专业人士质疑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371541),宣称:
关于争议,真相妹是这么想的:1.验证的结果是为了还原消费者的正常购买路径,而不是进行冰块的无菌实验2.拿马桶水做参照物,是因为国外有过同样调查,所以真相妹也想了解我们身边有无同样情况3.我们不光调查了国外餐饮,国内餐饮同样进行了调查。
并且说肯德基之类的洋快餐,“一直在道歉,从未见改变”
又一次无耻的展示了自己的无下限。
CCAV认为,自己是还原了正常购买路径,检验了老百姓吃进嘴里的冰块, 有人也为之抱不平,说:不管有菌无菌,反正吃到肚子里的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这句话看似有理,实质却是无知。
合格不合格的评价必然是涉及到标准,合格不合格也是说相对于某一标准不合格,用错了标准就不能说人家合格还是不合格。
入口的食物达到一定的含菌量,是会对人体有害,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入口食物含菌量的国家标准,那么拿测试结果来对比,这就很完美了,可惜是咱们没有这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的设置没有什么意义,大家不可能在吃东西前都做一个测试。
而食品到嘴巴前,要经过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目前的国家标准的逻辑是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菌落合格,在合理的运输条件,销售流通环节后,进入消费者口中的就很可能是合格的。
很容易可以知道,产品在生产后的流通,销售环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含量肯定是在增长的,因此为了保证最后的安全,生产时的无菌标准必然是非常严格的。所以CCAV引用的国标才有100CFU/ml的这个标准。
将入口产品的检测结果与出厂产品的严格标准作对比,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其心可诛。
另外,做试验,要有做试验起码的科学素养。做试验的基本原则是对比试验或者对照试验。
所谓对比试验,就是设置两组试验,除了待考察的参数不一样外,其他参数要完全一样,这样子我们说试验结果差异是因为待研究参数差异造成的。(如果其他参数不能完全一样,就必须证明其他不一样的参数,对结果影响很小)
回到CCAV的试验上,要研究冰块和马桶水的含菌量,研究对象有差异,这时候就必须保证其他参数都一样,才能够说试验结果是因为研究对象差异造成的(除非能证明,其他参数对结果影响很小)
而实际上,AV试验过程哪里是一样的,这个知乎吐槽是句句直指要害。我就不啰嗦。
另外,肯德基冰块是个很明确的试验对象,应为冰块就是制冰机里直接出来。那么出来了多久,这是个重要参数。
那么马桶水这个概念清楚吗?什么是马桶水?冲了马桶的水?还是马桶中存水?存了多久的水?
取样到试验的间隔时间,经历的路径是否一样呢?
我看网友用google了一下,记者采样的麦当劳到检测中心,有20几公里,至少半个小时呀。
没有起码科学素养,在家做实验玩没人管你,出来吓人就不对了。
CCAV,一直未致歉,从未见改正
PS:
现在经常吃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德克士的早餐
6元早餐=一个汉堡+一杯豆浆
比起交大北门的何食面,一两素椒炸酱面,7元
简直就是业界良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