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tao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taoLiu 分享科学,体味人生

博文

写给逆境中的你 精选

已有 5864 次阅读 2022-9-27 08:45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会明白人生是一场悲喜自渡的旅程,顺流逆流乃人生常态。顺境下的生活自是让人惬意,不必多言。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人们常常会陷入困境或者说逆境。身处逆境,当如何解困,想必是人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身处逆境,求助别人(例如母亲)是正常也是必要的事,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真正能救助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么,逆境中的你,该如何自救?我这里就讲述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谨供大家思考。

第一,建立一种信仰。

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抛弃你,但你心中的信仰或信念永远都在为你护航。

你听说过六进六出精神病院而依然健康乐观地活着的人吗?这个人远在在天边近在眼前。由于疾病的原因,我大约有十几年都处于恐惧和悲伤之中。那种滋味,岂止是凛冽的风霜所能形容?然而,事实是我熬过来了,已经正常生活六年了。我能够挺过来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我心中有信仰。我的信仰最低层面是数学,最高层是盘古女娲和上帝。无论我遇到多大的痛苦,我心中始终都保持着自己的信仰。从过去的遍体鳞伤到今天的健康充盈,似乎什么都发生了变化,唯心中的信仰没有变,她一直恒定地护佑着我。

信仰抑或信念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凭我的经验,信仰应该在你最为有能力处建立。就我而言,我最为突出的能力就是数学,所以我的信仰也就建立于数学。一个人总有他最为有能力的地方,你也一样。在你最为有能力的地方建立你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会守护你一生。这样的信仰,会导引你仰望神圣。世上唯有神圣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精读一本好书。

这个世界的书多的是,可谓林林总总,千奇百转,滋养着人的心灵。励志的书并不一定适合于你,因为你已经身处逆境,你首先需要的是安全感。古语云:马险不扬鞭。你需要精读一本使你内心得到治愈的书。

百无聊赖之时,我拿起了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从此就放不下了。卢梭是法国思想家,由于种种原因,中年时就患上了精神病。当他晚年写下《遐想》时,整个法国还都认为卢梭是个恶棍。卢梭在书中对各种中伤进行了抵御,并描述了世外桃源般的个人求索生活。他会细心欣赏地上每一朵不起眼的花儿,也会开心倾听街头孩子们天真的笑语。时间仿佛凝固了,即便时间在流淌,卢梭也不会感觉此一刻与下一刻的区别。

《遐想》使我读到了一个真诚的卢梭。尽管他的生活里有些不堪的事情,但他的灵魂是清澈而宁静的。正如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你看到它们的美,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圆直,而是因为你看到它们的时候,你的灵魂是宁静的,或者说它们的出现使得你的灵魂愈加宁静了。正如高山流水、大海澎湃,你听到他们的美,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空旷,而是因为你听到它们的时候,你的灵魂是宁静的,或者说它们的出现使得你的灵魂愈加宁静了。这,可能就叫治愈吧。

阅读《遐想》给了我巨大的心里安慰。伴着它,我度过了许多难捱的日子,并在这种阅读里我恢复了灵魂的宁静,从而获得重生。伴着这种阅读,我也在科研上有所收获。我懂得了科学真理并不是靠肉体或大脑感知的,而是靠灵魂感知的。

找一本治愈你的书,精读下去!读书并非读书,而是嗅作者灵魂的香气。

第三,培养至少一种爱好。

爱好不仅使人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人保持爱的能力。苦难拟或困境会使人丧失爱的能力,而爱好却可以使你持续保持爱的能力。胡适特别强调爱好对于人生的影响,他公开勉励青年人要培养自己的爱好。 他认为爱好比职业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要靠他如何利用闲暇时光。

我的爱好有很多,如乒乓、篮球、吉他和口琴等,我持续坚持至今的爱好有香烟、文学、哲学和围棋,其中以围棋为最。风雨如晦的岁月里,我下围棋。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下围棋。从某种意义上,围棋已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棋盘上的沧海桑田,把苦乐人生予以具体而充分的诠释,使我痴迷。围棋给人一种定的能力,哪怕棋局已经让人内心翻江倒海甚至五内俱焚,下棋人必须安安静静地坐着。这种定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

科研本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职业与爱好的重叠使得自己的生活随时随地都伴着科研的思考。即便是在精神病院,我依然保持着思考的习惯。恐惧和悲伤,尽管很痛苦,但却打扰不了我深深的逻辑思索,深深的爱。

当你身处逆境,你会丧失很多东西,甚至丧失很多能力,但爱的能力不可丢失,而爱好会使你保持爱的能力。

总之,当你处于逆境,要有信仰,那会让你充满勇气;要去读书,那会让你灵魂保持宁静;要有爱好,那会让你热爱着生活。

身处逆境,也要学会一些逆向思维。例如,你得到的耻辱正是你最大的动力。困境拟或逆境本身并不能让人高贵,更多的是使人卑微。 使你高贵起来的是你克服困境的意志和能力,而信仰、读书和爱好无非是为了培养你的这种意志和能力。

作为尾声,我想说的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都要有所追求。哪怕你已经是四大皆空,你也要像尼采说的那般追求虚无;哪怕你已经做到真圣合体,你也要继续求索前行。不要以为你是孤独的,在求索前行的列车上,你会发现窗外的几乎一切,包括建筑、山岳、河流、田野和云彩......都会与你渐行渐远,然而,有的东西却始终都会陪伴着你,例如太阳、月亮,

还有你的信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4454-1356986.html

上一篇:小波变换求逆的故事
下一篇:大道至简——写在带通滤波公式走向国际前夕
收藏 IP: 202.127.148.*| 热度|

29 陆仲绩 李建国 张晓良 夏辉 徐长仪 简美鹏 彭鹏 汪运山 李毅伟 周阿洋 李坤 籍利平 王恪铭 孙颉 姚远 姚伟 郑强 孔梅 毕重增 曾跃勤 刘虎英 冯兆东 刘玉仙 徐芳 鲍海飞 谢海涛 杨正瓴 刘浔江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6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