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oqit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uoqiting 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2.80.149.*   [22]陈昌春   2013-8-11 16:00
左老师:你好!
尽管水文科学与水文学者近年都活跃,但我感觉水文学在外网上缺少一个有份量的宣传平台。
http://bbs.cjk3d.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0过于广泛,缺少水文专业性与深度。
长江科学院的陈进老师在http://blog.sina.com.cn/u/1634613174唱独角戏。
科学网上的水文学者们在博客上的声音仍比较微弱。
我个人最近在气象家园http://bbs.06climate.com/home.php?mod=space&uid=16195上写了不少介绍性的帖子。
我很喜欢出现一个类似“气象家园”的“水文家园”。如果你们的bbs论坛(http://www.waterscience.cn/)将来能够发展成开放的BBS就好了。
我个人近期也很想介绍一些水文学网页与软件等,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在综合性的科学网过多介绍水文学专业信息看来也不合适,网管追求的是所谓原创与吸引眼球。

个人杂想,仅供参考。
我的回复(2013-8-12 08:13):欢迎你在这个群组上发言!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429
我的回复(2013-8-12 08:11):陈先生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和支持!正如你所言,确实专业性平台搭建比较困难。我们共同努力!水科学QQ群是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平台,目前得到广泛支持。谢谢大家!我们再继续讨论和想办法,不断推进这些工作。另外,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也请你直言。我们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相信会越来越好!
IP: 124.117.5.*   [21]张学文   2013-8-1 11:31
左教授好!
昨天2013.7.31我荣幸地收到了您以EMS方式寄来您主编的《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一书。谢谢了。它会是我学习水科学的重要参考图书。
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一直关心水的事。从您组织的这个报告本身体现了我国水科学工作者对这个标题的热心与期待。我认为这是十分值得赞扬的事。是的如果国外对这个焦点不大注意,而我国学界可以形成共识,并且做了实质性的推进,说不定一个水科学体系就会逐步形成。我期待2013-2014年的报告…的出笼。
先前我知道有4圈之说。它们大体是指地球上的四个范畴: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倒也清楚。其中的生物圈(大体)=生物学+生态学,岩石圈=地质学,大气圈=大气科学,而水圈呢?它等于水文学+海洋学+###?
看来水圈就是把陆地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等等组成到一起就是水科学了。这些都是合理的逻辑延伸。
大约10多前,刘国纬教授对我说,他做了三件事,其一就是办了水科学进展这个杂志。今天看这个杂志的取名本身就在呼唤水科学的形成。而随后大学设立对应的研究机构与教育机构,…以致有互联网上的水科学QQ圈。一门学科似乎在中国逐步形成。
我认为整合有关知识,形成在“水科学”名下是科学、适时的。也感到您的努力是很值得的。一面旗帜在逐步形成。
作为气象工作者我有着一定的水文情结。60年代我分析新疆水资源,70年代我热心卷入最大可能降水的分析,后来我感到在水文+气象=水文气象学的思路是不行的。应当把地球上关于空中水分的知识组织成为一个系统,于是大气水文学、空中水文学的名称就成为它们的集合点了。2004年水科学杂志发了我组织写的大气水文学初探一文,2010年气象出版社出版了我与周少祥教授合著的《空中水文学初探一书》。在这些文稿中我认为应当组织气象学中的水知识体系放在空中水文学或者大气水文学名下,并且与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共同组成水科学知识体系。所以我也认为自己是水科学的鼓动者。
好了不多说了。好在以后会继续探讨。
再次感谢您惠赠的大著。

张学文,2013/8/1
附,请您给我一个清楚的地址,我把《空中水文学初探》寄给您
我的回复(2013-8-3 09:57):张先生您好!
非常感谢你对水科学研究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你的著作《空中水文学初探》已经给我寄过,我也拜读过。我赞成你的观点。以后会不断把你的观点吸收进来。
欢迎你多提意见和建议!
再次感谢!
IP: 116.19.110.*   [20]zhxftcl1   2013-6-17 22:47
左教授:您好!6月15日又给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查收。
IP: 119.132.47.*   [19]zhxftcl1   2013-6-9 20:27
左教授:您好!给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查收。
我的回复(2013-6-10 17:13):我已经看到。感谢信任!
针对你信上提到的论文,我没有详细研究过,暂时还不能给出比较科学的结论,请谅解!
IP: 14.116.19.*   [18]zhxftcl1   2013-6-7 21:23
左教授:您好!想给您发一个电子邮件,能告诉我您的电子邮箱吗?我的电子邮箱是zhxftcl@sina.com,您可以在这里回复我,也可以发邮件告诉我。檀成龙
我的回复(2013-6-7 22:59):欢迎交流!zuoqiting@163.com
IP: 221.223.53.*   [17]李晨   2013-4-10 10:05
左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在读硕士生,想找一些有关学习WASP的资料或是例子,为毕业论文做基础,希望您能提供些信息,或是推荐专业人士我可以请教,非常感谢!!!邮箱lichen421204@126.com
我的回复(2013-4-11 17:01):非常抱歉,我对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不过,我感觉你们做硕士论文应该都有相应的研究课题支持。
祝好!
IP: 14.116.0.*   [16]zhxftcl1   2013-4-5 13:10
近几十年来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减少,但当地降水量反而大幅增加,外来水汽与当地降水竟然负相关,这是为什么?

尊敬的左教授:
您好!您知道,我研究向西北调水很长时间了,您还回复过我在科学网上的留言,多谢您的帮助。现就两篇稿件,想与您交流以下意见:
1、在西北乃至整个中蒙干旱半干旱区“整体暖干化” 、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减少和当地高云减少的大背景下,新疆的降水量反而大幅增加,南、北疆的年代际降水量反而分别增加了约50%和30%,外来水汽与当地降水竟然负相关,这是为什么?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以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或许能推动水循环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找到了近几十年来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原因,就有可能找到西北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以上问题,不知道您有一些什么样的看法?对问题的背景条件(西北整体暖干化、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减少、当地高云减少等)又有一些什么看法?对以上问题,我在《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证据作用》修改稿的第6节、第7节做了一些探索,请您客观评价(请重点审查第6节和第7节)。如果我的论点确实成立,那对国家就有很大作用,那西北气候恶劣、经济发展较慢、百姓生活困难的局面就有望得到解决。   (注:《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证据作用》的预印本网址是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ca8bd84013dd369150e00be


2、另外一篇稿件的标题是《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和中亚干旱区现代气候的证据作用》,在这篇稿件中,我对西北内流区的湖泊面积与当地降水量的关系做了一些探索。历史是未来的镜子,该文的证据力度也很大。
(注:《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和中亚干旱区现代气候的证据作用》的预印本网址是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ca8bd84013dc0d43f1d00aa

3、“气温、地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水参与当地径流和蒸发--→当地降水量增大”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演变符合基本的科学常识,第三步演变是整个因果逻辑的核心,其本质是水汽尤其是当地蒸发的本地水汽越多,当地降水量越大;反之,当地蒸发的本地水汽越少,当地降水量越少。这一因果关系适用的时空范围特别广(西北内流区的历史气候、青藏高原、中蒙、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的现代气候),证据的力度很大。
4、您回复我在科学网上的留言,对我帮助很大,希望您能给出审稿意见,盼望客观评价。
我的回复(2013-4-5 23:20):檀先生你好!
感谢你的信任!
你提的问题都非常重要,但都很大,准确回答起来需要做些研究,所以我还不能冒昧回答你。请谅解!我会不断关注你提的问题,也在不断思考。
谢谢!
左其亭
IP: 58.240.140.*   [15]陈昌春   2012-10-26 20:28
左老师:你好!
我刚刚写了一篇水文典型年的科普博文,检索之下发现左老师已发表了大作《具有多个水文站的多支流河流典型年选取方法》,我顺便进行了介绍。因时间关系,大致浏览了一下,未顾上细看,觉得很有意义。
                 祝  生活、工作愉快!

                                 陈昌春
我的回复(2012-10-28 21:57):相互交流。
IP: 124.88.139.*   [14]sdlsyx   2012-8-17 23:04
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能是真事                     <大禹治水>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千余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鲧用的是湮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把洪水治住,反而水灾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用“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治水 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用“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于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发展农业生产。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载:「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对于大禹治水的传说,过去人们总是从神话传说的角度去认识,去解释,不相信大禹所处的时代能治理好黄河,要知道连当今众多水利专家用半个多世纪也没能治理好黄河,何况大禹治水所处的时代生产力低下,工具原始,人口也少,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历史学家们得出结论大禹治水只是个传说,绝不可能是曾经真实存在的。   但是我们仔细考察大禹治水的传说,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合理的成分,这些合理成分串联起来,使得大禹治水变得非常真实可信。  大禹治水发生的年代,据考证大约距今四千多年前,当时古埃及已经建造了很多巨大的金字塔,中国黄河流域也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部落联盟,在黄河水患面前,几个部落联盟互相联合起来,共同治理黄河水患,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古人,大禹治水以后,仅仅过了一千七百年,中国的李冰就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至今仍旧完好,其设计之奇妙,施工之巧妙,工程之艰巨,至今仍让人惊叹,反观某些现代水利工程,建成没几年就给上游带来河道淤积洪水泛滥良田盐碱化,下游也承受着水库溃决被洪水淹没的巨大风险,孰优孰劣大家自有公论。因此我们应当相信古人与我们拥有同样结构的大脑,拥有同样的智能,某些方面古人甚至能作出一些现代人都赞叹不已的成就,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然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就是一例。传说大禹治水使用了一种叫“息壤”的神奇东西,这种东西能够在水中快速生长,变成土壤、大堤,而且能够不断成长壮大,鲧和禹用‘息壤’造了许多堤坝用来挡水,用它垫高了低凹的陆地,许多人认为这是神话,理由是世界上没有‘能够生长的土壤’,我却认为世界上的确曾经有‘息壤’这种东西。‘息壤’是什么?‘息壤’是能够让土壤安息的东西,洪水中挟带的大量泥沙遇上它,就会停息下来,显然,这是一种植物,拥有发达的根系能够让它固着在一个地方,它又能快速生长露于水面,生长得很茂盛,当大洪水来了,这种植物能够不被冲走,洪水中的泥沙被截留下来,逐渐形成於地,进而形成陆地,这种植物其实在黄河河口仍有存在,这就是‘红树林’,四千年前发生大洪水时,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古代在黄河泛滥地区广泛生长类似植物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息壤’并非神话,其实它就是自然界中的一类植物。鲧和大禹是如何利用息壤这类植物治理洪水的呢?一件新发现的2900年前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明确记有大禹治水事迹,充分表明先秦典籍《山海经》、《尚书》、《诗经》等书的相关记载,以及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基本属实 ,首先,需要研究判断远古洪水发生的时期。根据历史传说,我国远古的洪水,主要发生在伏羲、女娲时期,炎帝少女女娃时期,以及尧、舜、鲧、禹时期远古洪水产生的原因。根据历史传说,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天下大雨,《淮南子·齐俗训》:“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系大气环流改变导致的降雨量剧增,并超过了原有河道水系的承载量,从而造成河道两岸地区的洪水泛滥。2 、水逆行,《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河、长江均自西向东流入海。因此,所谓“水逆行”即河水倒流,是海侵现象,即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向西侵进。据有关研究,发生在一万年前冰川结束后的海侵是世界范围的,在我国这次海侵在7400年前达到最高点,海岸线西侵至今日的太行山脚。女娲补天治水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把山石运到渤海之滨)、共工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地大破坏的故事,以及沧海桑田的成语,都涉及到上述自然环境的变迁。3 、人祸,肇事者为共工族。《路史》:“共工氏,太昊之世国侯也,及太昊之末,乃恣睢而跋扈以乱天下,自谓水德为水纪,其称乱也,盖在冀土,故传有济冀州,而冀州平之说,是女娲代平共工之乱明矣。”《淮南子·天文训》记有共工与颛顼争帝,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并造成洪水泛滥。《淮南子·本经训》明确记有:“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悻,民皆上丘陵,赴树木。”《山海经》记有共工之臣相柳制造洪水泛滥被禹杀死。笔者认为上述记载,记录的是洪水泛滥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引发了民族迁徙及其冲突战争。洪水泛滥造成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并引发了受灾地区居民的大迁徙,这种迁徙又触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根据上述记载可知,洪水泛滥先后历时长达数千年之久(包括持续性洪水泛滥,例如海侵;以及突发性洪水泛滥,例如大雨、海啸、冰雪消融引起的山洪爆发),其中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则发生在远古洪水泛滥的后期,其主要工程是疏浚河道、排泄积水,以恢复或拓展可耕种、可利用、可居住土地的面积黄河三门峡的鬼门河道即大禹治水时开凿的主要依据一是,鬼门岛上发现有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的文化堆积,如果鬼门在那个时期就是河道的话,将非常不适宜人类在鬼门岛上生活;二是,鬼门河道的出现,有利于黄河在三门峡的河道取直并提高黄河在这里的流通量;三是,鬼门的河床比神门、人门要浅十几米,表明鬼门形成的时间最晚;四是,当地流传有丰富的大禹治水故事;五是,提高三门峡的宣泄量,有助于排除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渭水下游和汾水下游地区的积水,而上述地区乃是古代我国北方最富饶的农耕区。鲧治水时期,可能已经是大洪水末期,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大规模海侵已经基本消退,黄河从陕西的黄土高原来到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当时华北布满湖泊和沼泽,黄河漫无目的的在华北大平原上左冲右突,四处游荡,没有固定的河道,人们只能居住在地势较高的丘陵上,因为人口增加,人们不得不冒险迁移到‘相对比较干燥’的沼泽地区,人们发现用植物编织的篱笆可以用来挡水,这种植物遇到湿润的土壤能够生根发芽,不断繁殖,竟然变成一道植物构成的堤坝,由于这种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能有效地固着在土地上,当洪水蔓过时,洪水中携带的泥沙就沉积下来,植物和泥沙相互结合,使得这种堤坝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大规模地使用这种方法围堰造地,所以有‘鲧茿三韧之城’,什么是‘韧’,是用刀割下来的芦苇,古人很容易就能想到把这些芦苇编成篱笆,三韧表示很长的篱笆墙,用来茿城墙,在洪荒时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随着华北大平原进一步裸露,围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使得古黄河水系变得非常紊乱,黄河的洪水经常冲决这种围堰,而且各个部族之间也因此产生了矛盾,鲧到处修筑围堰的方法就失败了,因此鲧所在的部落受到部落联盟的惩罚,鲧的部落被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其首领也被杀死,但是其部落中却有一部分人生存下来,组成禹部落,其首领就是大禹。舜时期,黄河洪水更加泛滥,这与黄河的中上游植被大量破坏有关,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特性已经表露无遗,大禹的部落可能已经更深刻地认识到黄河的特性,因此能够更好地选择修筑围堰的地势,更容易生存,因此逐渐强大起来,并且团结了大批的其他部落,舜也不得不顺应大多数部落的意见,派禹去治水。禹开始的时侯,也仅是教给其他部落如何更好地修筑围堰,但是仍旧有很多部落的围堰被冲毁,大禹认识到,光用‘雍’/“堙”、“障”等方法不能解决黄河水患,于是决定另外想办法。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用“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我们可以猜想,当时的禹一定仔细观察了堤坝与黄河洪水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洪水的威力,不是人工茿成的堤坝所能阻挡的,他一定在长期修筑堤坝过程中,注意到当大洪水流过两道大堤之间的河床时,会将河床深深淘挖,当他决定用“疏”的方法治理水患时,自然会想到利用堤坝束窄河漕,利用洪水自然淘挖河漕,而在逐水而居的时代,人们只要把想要淘挖的河道里的植物放火烧掉,在旁边留作堤坝的地方,种植上足够的高棵植物就行了,这种植物最好的就是叫“息壤”的神奇植物,这种植物带经过几次高含沙洪水的漫滩后,被泥沙淤高,就变成了束缚黄河河漕的绝好大堤,顺着河水主流“茿堤”,就能把散乱的河流疏导成几股大的主流。大禹凿龙门的传说据岩际镌迹尚存。”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80步’’,后人因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称之为禹门,并延传后世,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大禹拓宽龙门’,开凿的是龙门两侧的山壁。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四千年前的古人是没有能力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的,因此对龙门为禹所凿持反对意见。龙门是否为大禹所凿,首先要弄清楚龙门隘口开凿所需要的工程技术古人是否具备。大家知道两千三百年前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凿宝瓶口时使用了什么技术吗?李冰采用了大火煅烧坚硬的石壁,当工作面上的石头被煅烧后,再用冷水浇,石头就会酥脆开裂,比李冰早两千年的大禹采用的一定也是这种办法。开凿龙门隘口所需要的技术古人早已具备,开山凿石不一定非要用凿子,古人只需要充分利用火和水,就可以把坚硬巨大的石头变成碎块大禹凿龙门,有人说工程量太大,不是大禹时代的古人所能负担的,就是那些开凿下来的石头运走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其实,开凿龙门工程量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80步’’,龙门峡谷原本就存在的,只不过在大禹开凿龙门之前,龙门峡谷远没有这么宽,但是至少也有四五十步宽,两边最多人工各自拓宽二十步,而且主要开凿底部,古人一定是采用在峡谷两侧的石壁上积薪煅烧,然后等石壁烧得很热时,用冷水浇在石壁上,这样石壁就会变得非常松脆,黄河在一年中,总有几次大洪水,这样洪水就会把松脆的石头击碎带走,古人这样作下去,用不了几百年就能开凿出龙门峡谷,何况大禹开凿的龙门长仅四百多米,高不过百米,又可以利用黄河大洪水运走碎石,年复一年,龙门自然就被拓宽了。我们研究大禹治水,不应当只是从文献中去考证,最好去实际考察大禹治水的遗迹,然后让我们把自己设想成四千年前的大禹,我们如何去治理水患,我们能不能用更简单、更省力的方法去实现古代人的成就。我一直很欣赏一些国外研究金字塔的学者,他们对金字塔建造的各种细节进行研究,不相信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邪说,亲自实践,几乎完全还原了金字塔的建造技术,也极大丰富了现代人的工程建造技术。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大河,如果我们解开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之迷,无疑会极大丰富我们的治理黄河水患的思想。
   作者  新疆哈密三道岭   史迎新
   联系地址   新疆哈密三道岭中心门诊    史迎新
IP: 124.88.139.*   [13]sdlsyx   2012-8-17 23:03
三道岭史迎新《治理黄河的十八诀》

治理黄河十八诀,用心揣摸不等闲。

第-法治总在先,杀鲧用禹治河功。

废雍用疏舜称明,大禹治水九河顺。

第=治水先治沙,黄土高坡早绿化,

上游沙少下自靖,水土保持别忽视。

第三慎建大水库,能蓄能排不雍沙。

雍中有疏无遗害,黄土流沙人海流。

第四宽河度巨洪,千年大汛若等闲。

大堤坚固如金刚,束缚狂龙保平安。

第五束水冲沙漕,大水大漕小细沟。

河床分切如梳状,大洪小水各适漕。

第六改道新黄河,泥沙疏入黄海滨。

清水取用浊冲沙,围海造田弈河滩。

第七河漕设闸门,调水调沙更相宜。

河漕轮替无於泥,滩是漕梳漕亦滩。



未完待续。。。。
IP: 124.88.139.*   [12]sdlsyx   2012-8-17 23:02
教授您好,我喜欢研究治理黄河,在网上发了许多治理黄河下游的博文帖子,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也许能对您的学术有帮助,反正我就是想要让后世说起黄河的时候能够想起我的名字,当然这是玩笑了,不过如果我能想出特别的治理黄河下游的好法子,而且能够恰好给水利专家以思维启发,因此使黄河下游的治理有个新思路新方略,如同潘继训一样,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史迎新
IP: 124.88.139.*   [11]sdlsyx   2012-8-17 22:55
双漕互刷顺直渠道化河漕,可能是治理黄河下游泥沙的一个好方案,我设想:
在小浪底水库以下,利用黄河故道开挖几条大渠,各宽30米,引高含沙高速洪水冲刷渠道,用水泥板护岸,冲刷出深3米宽200米的顺直的两条或几条河漕,要求单个河漕能够顺畅地把高含沙的人造洪水冲入黄海或渤海,利用一些工程手段保证河漕不断刷深,最终河漕深度达到20米,再用闸门控制相邻的河漕,利用相邻河漕的20米高的水头相互冲刷河漕底的淤泥,这样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后,黄河下游的河道就会成为“梳状河道?”
河道就被几十条深达20米的能够顺畅地不於泥沙的河漕分割,即使来个10万流量的洪水,呵呵,相信也没事的
史迎新     新疆哈密 三道岭   邮箱   sdlsyx@126.com
IP: 223.166.31.*   [10]包冬梅   2012-3-17 00:31
教授您好!耽误您一点时间,邀请您参与一下一个有关“学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行为”的问卷调查?非常感谢!问卷链接地址 http://www.sojump.com/jq/1340886.aspx
我的回复(2012-3-17 22:22):已经填过,祝好!
IP: 183.33.153.*   [9]zhxftcl   2012-3-14 23:19
尊敬的左教授:您好!在科学网,我没有发表博客的权限;在“水科学组”,也没有发贴的权限。我的几篇预印本稿件,如果您初步审查后认为值得讨论,欢迎您把它贴到“水科学组”供博友讨论。檀成龙2012.3.14.
IP: 183.33.153.*   [8]zhxftcl   2012-3-14 22:12
尊敬的左教授:您好!去年12月我给您的稿件《半个世纪半个中国特别是新疆水循环变化的事实胜于雄辩千百倍,四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已做修改,增加了第5节,标题、内容摘要和结论部分也做了相应的修改,修改后的《四论》说服力更强,欢迎您审阅;《六论》是前面五篇论文的总结,说服力较强,也欢迎您审阅;最后一篇的标题是《传承基础上创新的南水北调大西线方案设想技术可行且优点突出》,它属水利专业的研究范围,您是水利专家,请您详细审阅,请您客观评价这篇稿件。不足的地方,直接了当指出错误,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望您适当肯定,这样我就知道,哪些地方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哪些地方不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请您客观评价最后一篇稿件,如果您对其余稿件也一一评价,那我更加感谢。檀成龙2012.3.14

附件:我撰写的8篇最新版稿件的标题和网址
[1]檀成龙 檀佳:四两拨千斤  一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4654f570134682f5d520004
[2]檀成龙 檀佳: 深入研究和科学利用地表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二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3f908fe01346304a7ff0062
[3]檀成龙 檀佳: 绝对不能低估陆地内部水循环的巨大作用,三论大规模调水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环境的可能性,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48ea5aa01359af856a60159
★★★[4]檀成龙 檀佳: 700万平方公里陆地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水循环变化的事实胜于雄辩千百倍,四论大规模调水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环境的可能性,详见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48ea5aa0135b9bd53210170
[5]檀成龙 檀佳:铁证如山: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形成降水,五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3f908fe013463137cc00068
★★★[6]檀成龙,檀佳:汇总与补充,六论大规模调水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环境的可能性,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5e0f69f013601fea3b30022
[7]檀成龙 檀佳:大西北水循环千年尺度的天然变化趋势(水分入不敷出、四水总量不断减少)迫使南水北调大西线不得不建,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5e0f69f0135e264b98c0002
[8]檀成龙 檀佳: 传承基础上创新的南水北调大西线方案设想技术可行且优点突出[J],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5e0f69f0135f2b7ad7a0012
我的回复(2012-3-14 22:32):你也可以发到“水科学组”上,让大家来讨论。
地址: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429#groupnav
我的回复(2012-3-14 22:30):我再看看。谢谢!
IP: 116.19.124.*   [7]zhxftcl   2011-12-28 20:36
尊敬的左教授:
    您好!多谢您的回复,多谢您的评论。科学讲究事实求是,科技工作者不轻易肯定或者否定某个观点是其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实事上,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论是其不厌其烦多次帮我审查6篇稿件、经历了近一年时间思考之后的想法。在稿件《24个论据充分证明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一文中(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4654f5701347b01cf0a0012),有我6篇稿件最新版的链接网址。6篇稿件总长近8万字,偏长,通读一篇要花几天时间。如果您时间允许、又感兴趣,欢迎您审阅并提宝贵意见,期盼您的点评。檀成龙2011.12.28
IP: 183.31.245.*   [6]zhxftcl   2011-12-27 21:57
左教授:
    您好!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藏北高原等内流区,半个世纪以来冰川退缩融化,当地降水量增大,符合“气温、地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水参与当地的水循环--→当地降水量增大”这样的因果逻辑关系;在外来水汽不增反降的背景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半个世纪以来的年降水增幅高达50%左右;在外来水汽不增反降的背景下,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半个世纪以来的年降水增幅高达 30%左右。
    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不是任何偶然因素所能左右的,以上三大宏观自然现象必有原因也有启示作用。冰川退缩融化“跨时间调水”能增加当地降水量,同理跨流域调水也能增加受水区的降水量。本人长期研究后的结论是向大西北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当地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为此我写了6篇“异想天开”的论文,自我感觉其中的一篇说服力很强,该文的标题是《半个世纪半个中国特别是新疆水循环变化的事实胜于雄辩千百倍,四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已在“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上预印网载,其网址是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34654f5701347499507c000a(这是最新版,与上一次的版本相比有改动)。我的论点新颖,对国家或许有用,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这个认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506294),但他老人家不认同我的写作方法。资深水利专家张博庭教授初审我的稿件后,留言中的回复是“很赞同您的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5826&do=wall)。吉林大学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杨学祥教授对我稿件的评价是“很有创建,值得有关方面重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wall&page=2)。以上三位知名专家的意见,至少说明我的稿件不是信口开河,论点值得探讨。
    如果我的稿件能够正式发表,肯定会有专家学者紧跟其后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技界的讨论争鸣,不难得出科学结论。“不管是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论点正确与否是主要的,写作方法虽然重要,但它与论点相比是次要的。只要论点正确,写作方法可以修改。如果我的论点成立,那对国家就有很大的作用,借用《西藏之水救中国》作者的语言,那就是大规模调水能够“再造中华”。左教授,期盼您百忙中抽空审查我的稿件并提宝贵意见(大概要花费您半天时间)。我的邮箱是zhxftcl@sina.com,期盼回复。
    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
                                                                                          檀成龙
                                                                                           2011-12-27.
我的回复(2011-12-28 11:00):檀先生:
你好!
感谢你的信任!
我上次看到你的留言后就已详细看过你的文章,但一直在琢磨怎么更好地回答你。以下是我的想法:
(1)你的认识或观点,也可能是正确的,但需要深入研究和论证。在没有得到科学论证之前,应该说是一种假说或观点。
(2)我没有研究和详细的论证过你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不能随意下支持或不支持的结论。
(3)调水确实可以改变大西北的干旱气候,但实施调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考虑其对西北地区干旱好的作用,可能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一般在论证调水工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它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对未来产生的影响。这需要大规模的调查、实验、分析、论证等工作。
(4)《西藏之水救中国》,西藏的水把西藏以外的地区给救了,但对西藏本身的影响如何?需要研究。此外,如何实施工程?技术可行性如何?经济可行性如何?需要由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生态等等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5)在没有科学论证前,大家提出很多设想是可以的,有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本人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只能按照专业内容来认识事物,希望你理解。
谢谢!
IP: 119.132.106.*   [5]zhxftcl   2011-11-18 23:21
左教授:您好!我叫檀成龙,我认为向大西北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当地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为此,我写了6稿件。6篇稿件篇幅太长,您可能没有时间通读。我认为,其中的一篇稿件说服力较强,请您审阅。该文的标题是《 半个世纪半个中国特别是新疆水循环变化的事实胜于雄辩千百倍,四论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网址是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2f148bb00133ad166f390449,请您抽空阅读并提宝贵意见。我的邮箱是zhxftcl@sina.com,期盼回复。
我的回复(2011-11-21 21:19):檀先生: 你好!
最近几天忙着一个项目的评估,等抽空好好学习下。
IP: 183.33.194.*   [4]zhxftcl   2011-11-2 23:16
左教授:您好!本人写了6篇“异想天开”的科技论文,向十几家杂志社投稿,对方均不愿受理。万般无奈之下,在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上对外公开。压缩汇总篇《理论和事实充分证明调水增雨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一文的网址是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2f148bb0013354204866040e,欢迎您批评指正。
我的回复(2011-11-3 08:06):谢谢你提供的信息!也感谢你对水利事业的热爱!
我有两点不成熟看法:(1)你的基本观点应该是正确的,可能缺乏详细的观测数据和计算论证;(2)你在写科技论文时可能需要考虑科技论文的一般写法,符合期刊要求。
IP: 220.171.13.*   [3]张学文   2010-5-19 12:19
空中水文学初探今天已经寄去,2册,您1,另外1,給水科学研究院图书馆。欢迎提意见。张学文5.19
博主回复:非常感谢张先生! 看到书后再好好拜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