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按标题搜索
你闻到过臭氧的臭味吗?
热度 1 2024-11-4 07:31
你闻到过臭氧的臭味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熟悉臭氧这个词,与前些年宣传得很多的位于地球南北两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问题有关。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下来,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的辐射。没有太阳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可见光)和温暖(主要是红外线),植物不可能生长,动物也没有 ...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553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
对与错
热度 2 2024-10-31 07:28
对与错 每一个人从上小学考试,就要与对与错打交道。作业做对了,老师打一个 ✓ ,做错了就打一个×。如果做了教师,那就一辈子都离不开那个 ✓ 和×了。至于为什么称“对”称“错”,打 ✓ 打×,人们一般并不去问。本文就来说说对和错的事情。 对是一个简化字,其繁体字是對。對的草体 ...
个人分类: 教育|5226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抄与钞
热度 4 2024-10-27 07:28
抄与钞 前一篇文章说了抄书与抄袭。在学习的初期,抄字、抄书都是必要的学习手段,而在研究工作中的抄袭则是可耻的行为。 众所周知,抄袭是学术不端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抄袭,大家都认为应当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是仍然有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论文抄袭,就是为了窃取名和利,而其最根本之目的还是为了 ...
个人分类: 汉语言|70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抄书与抄袭
热度 7 2024-10-23 07:30
抄书与抄袭 对小学生来说,抄大概是一个很常用到的字。刚学字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每一个字抄十遍,小学生就得老老实实抄十遍。弄得不好,或者犯了错误,老师生气了,下令罚抄多少遍生字或多少遍课文也是常常可以听说的。 或许是我忘记了,我不记得小时候有被老师罚写多少遍的事情,也不记得那一位同学被罚写过 ...
个人分类: 教育|6344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7
说低头喝水与防止呛着
热度 2 2024-10-19 07:31
说低头喝水与防止呛着 近几年,卡脖子这个词用得比较多了。卡脖子当然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脖子那里是人的一个很重要从而也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地方。古人认识到吃饭要经过那里,呼气吸气要经过那里。不能吃饭,不能呼吸,当然不行。所以,古人把紧要之处称咽喉要道。这与现代把关键问题称为瓶颈异曲同工。 《黄帝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378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2
杂说“名字”——从林冲说起
热度 5 2024-10-15 07:36
杂说“名字”——从林冲说起 前些天,一位朋友问我,林冲的名字,繁体字是衝还是冲?这个问题正好我过去也问过自己。 衝的简化字是冲,但是过去本来就有冲这个字,两个字的意义有差别。也就是说,过去衝和冲是两个不同的字,简化以后,两个字都写成了冲。现在如果要把冲字“繁化”,那么有可能是衝也有可能是冲,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549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5
六十年前的大学生活(2)狂欢、原子弹和阿富汗国王
2024-10-11 07:34
六十年前的大学生活(2)狂欢、原子弹和阿富汗国王 在196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国庆节上午照例要进行群众游行,晚上则举行联欢晚会。无论是上午的游行还是晚上的联欢晚会,大学生都是中坚力量之一。 我们刚从农场回校,当然不可能参加需要预先演练的游行,不过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晚上的联欢会。 国庆晚上,天安 ...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63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六十年前大学生活的回忆(1)第一个月
热度 7 2024-10-7 07:30
六十年前大学生活的回忆(1)第一个月 1964 年,我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前刚上大学时的学校生活,还有一点印象,有的还有一点意思。回忆一下,今夕对比,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或变化。 那时候,中国科大还在北京,校址在玉泉路19号,就是现在国科大和中 ...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7537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7
杂说水与河流
热度 3 2024-10-3 07:55
杂说水与河流 水是我们最离不开的一种物质,也是我们身体最主要的组成物。水字是最常用的汉字之一,它的甲骨文、金文与篆字相差不很多,分别是这样写的 中间弯弯曲曲像水的流动,两边则是一滴滴的水滴。古人能够找到水的地方是溪流或河流,所以水也是河流的意思。 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而水才是一般 ...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8108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写文章要文气一点
热度 8 2024-9-29 07:23
写文章要文气一点 写文章,不管是学术论文、科普文章还是一般的说明文、论述文、记叙文,都要有一点文气。这里的文气,是指要文雅一点,细气一点,不能粗野。 我这里所说的细气,是一个吴方言词汇,有细致、文质彬彬等意思。说一个物件做工细气,就是做得细致、考究、经得起欣赏。说一个人细气,就是这个人很细心 ...
个人分类: 汉语言|11557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9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