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春城无处不飞花
热度 6 冯大诚 2017-4-11 07:54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唐代诗人韩翃的著名诗句,恐怕也是韩翃最有名的诗句。韩翃的诗词,有两首最有传奇色彩。一首是“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 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说的是他与柳氏因战乱而悲欢离合的故事,那是唐玄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1048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6
闲说山大老校(下)
热度 10 冯大诚 2016-4-29 07:48
闲说山大老校(下) 山大老校被称之为老校,基本上还算名副其实。除了学生宿舍之外,它的教学用房大多数都是老的,其中两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五栋建于50年代, 80年代以后兴建的只有三栋,而这三栋也都并不算很高大。现在,山大老校是山东大学的建筑物保护区,也就是说,在这里不再新建各种楼房。 山大老校的老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920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10
可怜的泉水
热度 19 冯大诚 2016-4-19 07:59
可怜的泉水 身在泉城,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是济南的泉水。每天晚上七点钟以前,习惯性地总是要看看济南电视台的济南新闻最后播出的“今日地下水位”。开春以来,看着它几乎天天下降,也只有一声叹息。前天,看到黑虎泉的地下水位降到了27.34米,快要到不能够出水的地步了,就坐车到黑虎泉,看一看那里的泉水,好像去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6924 次阅读|41 个评论 热度 19
济南闵子骞墓
热度 10 冯大诚 2016-3-30 08:17
济南闵子骞墓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北边是山大北路,南边是山大南路,西临山大路,东面则为闵子骞路。闵子骞墓就在闵子骞路的东侧,与山大化学院和学人大厦的“纬度”完全一样,距离学人大厦只有300来米(可惜山大的东墙并没有门,无论出南门还是走北门,从学人大厦到闵子骞墓都约有两公里之遥)。闵子骞墓的东邻是济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8821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0
今夏这里少了林荫
热度 9 冯大诚 2015-6-6 07:59
今夏这里少了林荫 我差不多每天都到老校去散步,这里可能是济南市大树最多的地方之一。夏天,这里的道路上,浓荫密布,温度明显比邻近的其他地方低得多。 连校门外的马路旁也都是早些年学校所种的树。 但是,今年这里有几条道路上却没有了林荫。事情还要从今年年初开始说起。 今年1月下旬的一天,发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608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9
春天的脚步
热度 1 冯大诚 2015-2-19 07:39
今天是年初一,祝各位朋友吉祥如意,新春快乐! 春天的脚步 一夜北风过后,寒假的校园里,只剩了蓝蓝的天和静静的路。 过了一天,便增添了些些薄雾。 不用说,接下的两三天里,就是雾霾密布。 终于,迎来了又一夜的北风,送回了蓝蓝的天和静静的路。 五六天一个循环,有些单调,又很顽固。 盛开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32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校园里的海棠树
热度 2 冯大诚 2015-1-12 08:13
校园里的海棠树 三九天了。寒风一吹,校园里海棠树上的海棠果纷纷落地。 艺术学院南面的小道两旁各载着一排海棠,春天的时候,海棠花盛开,小道成了“花径”。人走在小道上,头顶上都是花。 春天过去了 ,浓密的树叶给走在小路上的人们挡住了夏季的烈日 。 秋风起了,寒霜来了。等到有一天,树叶在一个晚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6107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从济南东西向的经路和南北向的纬路说起
热度 18 冯大诚 2014-12-6 08:32
从济南东西向的经路和南北向的纬路说起 济南火车站往南的东西向大街称经一路,经一路往南,与之基本平行的街道是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火车站往东,南北向的大街则为纬一路,由此向西平行的分布着的南北向大街则为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 人们往往会问,一般地说,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唐·贾公彦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12313 次阅读|34 个评论 热度 18
重阳节与千佛山
热度 13 冯大诚 2014-10-3 07:43
重阳节与千佛山 今年的国庆与重阳两个节连在一起了。重阳是传统节日,自有许多民间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登高。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呢?梁代人吴均在《续齐谐》里面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汝南郡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让他赶紧回家,带着 ...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5642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13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