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1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y168

博文

千年一问,一日三问

已有 4142 次阅读 2011-9-30 10: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成功, 家园, 航空航天, 老人家, 天宫一号

                     
      生于公元1037年的苏轼,曾有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现在“天宫一号”可以回答他,公元2011年9月30日。这一问一答,等了近1000年,不知苏轼他老人家在天是否有知。
      其实,苏轼发问,借天指地,说的不客气点,就是“指桑骂槐”,呵呵,问的骂的是当时宋朝的当政者,“深居宫中,你可知道今夕的年月,可知民间的疾苦?”而现今的社会和当今的中国,自然少有苏轼的那种忧愤。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开放的年代,社会不断进步,国家走向强盛,人民温饱,虽然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前进的步伐是积极向上的,且蒸蒸日上,“天宫一号”能成功上天,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说来奇怪,搞地球物理的,竟对航空航天十分感兴趣,打小就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飞上蓝天。天宫一号现在俯瞰地球,我也把关注的焦点从天上转回地面——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地球物理是老本行,由此,也要问一问。
      苏轼之问,更多的是带有愤恨;我之问,主要是疑惑:
      1.上天容易,入地难。咱们的“神舟”“嫦娥”“天宫”都已顺利上天,万众瞩目,什么时候“入地”也能获得同样的关注?(现今“入地”最深不过12千米,我们对地下和地球内部,还知之甚少,而地球物理方法是了解地球内部、极其重要的手段,希望地球物理界能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2.现在有地球物理学,以后肯定会有月球物理学、火星物理学,或者统称“天体物理学”,那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航天事业发展迅猛,不久的将来,登月球、上火星也必将能实现,其目的,一方面是探索知识,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获取其他星体上的有利资源,借以维持地球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每个星体的物质和构成不同,但是探索它们的方法是相同的,要想更好地了解月球和火星等,那么先充分了解地球肯定有好处)
     3.天宫一号,只能算空间实验室,它是为最后的空间站服务。想问的是,在这些太空实验和试验中,有哪些涉及地球物理学的课题?
     有此三问,诸君若有知晓,请不吝赐教。
     讨论,评价,皆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1372-492015.html

上一篇:注册科学网的目的
下一篇:“机会与人才”之拙见
收藏 IP: 119.97.231.*|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