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我们需要非洲还是欧美的人口结构?
2017-11-26 19:26
我们需要非洲还是欧美的人口结构?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更像一个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1.25%的出生率,如果预期寿命是80岁的话,1.25*80=100,意味着人口数量不增不减。而高于1.25%,人口则会持续增长下去。严重少子化的日本和德国等出生率只有0.7%-0.8%,也就是如果没有外来移民的话,本世纪内,德国和日本的人口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302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口峰值
2017-11-26 00:09
对于易富贤们,中国人口是永远达不到以前预计的16亿的峰值了,让你们失望了。在2030年代中国人口峰值可能在14.5与15亿之间。 中国人口出生规模在1962年以后才稳定在每年2000万以上的规模上,并持续了大概15年。这一批婴儿潮大规模退出人生舞台要等到2040年。也就是从现在起20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规模要在现在的基础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9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广东最发达的地区表观生育指标可能比东北还低
2017-9-7 18:27
注: 易富贤先生不接受我对他的博文评论。 赵建民 2017-9-718:00 易富贤先生可能不知道的是,广东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表观生育指标可能比东北还低。而人口几乎失控的粤东地区,发展水平可能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差的。 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的改善更主要的是靠技术进步 、生产力的提高而不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30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二孩政策成效显著
热度 2 2017-8-22 20:50
2016年度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出生人口占比在45%左右。“根据卫生计生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在育龄妇女总量下降500万左右的情况下,出生人口明显增加,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说明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非常及时,非常有效。”杨文庄说(卫计委计生司司长)。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0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360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中国人口还在以每年7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加
2017-8-21 21:16
二战以后,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婴儿潮, 中国 的婴儿潮在1960年代确立,持续了大概30年,与欧美日等国相比,中国婴儿潮出现峰值晚,持续时间长。由于婴儿潮余波的几朵浪花,目前我们正在经历最后一次生育高峰,总 人口 还在以每年7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加,人口增长估计还要再持续十几年,峰值人口可能比目前再增加一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8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低生育率陷阱的误区及各年龄段妇女已生育的子女数
热度 1 2017-8-11 21:14
1.18和1.04的TFR是怎么计算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03371.html 根据第五次( 2000 年)、第六次( 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和 2005 、 2015 年两次 1% 人口抽样调查的生育数据,各年龄段妇女截至 2015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4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大约60%-70%的育龄妇女会生二胎
热度 1 2017-7-20 17:24
产妇生育胎次数据,计生委应该有这方面的统计。 我看也可以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资料进行简单分析,2016年 全国大概有1800万的孕妇分娩,其中初产妇应该有1000万挂零,经产妇在700万左右 。 因为,(一)生育活跃期妇女年化人口(21-35岁,也就是81-95年出生)大概只有1000万出头,(二)2015年全国登记结婚大概有1200万对,比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299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低生育率是人口红利的重要原因
热度 1 2017-7-18 20:46
人首先是消费者,然后才是生产者,而且二十几岁前可能一直都是消费者。 中国一个有很高的劳动参与率,特别是女性参与率,这主要是因为低生育率解放了大量的年轻女性,这也是所谓人口红利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正金字塔的人口模型中,老年人抚养比低了,担有很高的儿童抚养比。高生育率的非洲国家,妇女一生中要生产并且养 ...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320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