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ro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rongming

博文

感慨:学者专家易犯的毛病

已有 2744 次阅读 2014-12-30 11:09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论文, 诗歌, style, 网上, 李白

近段时间,拜读了科网上大部分博文,各位专家学者缜密的思维、敏锐的眼光、超拔的见识均让俺受益匪浅。

或许就是所谓的有一利便有一弊吧,专家学者们以多以理性与逻辑思维见长,在长期缜密的论文写作规范下,养成了严谨的思维习惯。但是,完全用这种严谨缜密的思维去剖析富于想象、夸张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深具跳跃性的诗歌创作,有时不免让人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就以冯大诚博主“从曹丕的床到李白的床”为例。冯博主从诗歌的具体情境出发,肯定了“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就是生活中的睡床,而绝非“井栏”之意。但是,科网上对这个问题一直都还争论不休。部分学者专家咬定床就是“井栏”之意,俺还听说,床作为“井栏”之意已写入小学教材!

其实,认为“床前明月光”里的“床"是井栏的,最大的依据就是唐朝没有现代这样透明的玻璃,在屋里和床上是既不可能“举头”,又不可能“望月”的。当然,这中间,引经据典是少不了的。俺为了避免这繁琐的考证,只能简单说,认为是“床”和认为是“井栏”的皆有理论上的依据,反过来说,两者光凭理论是谁也驳不倒谁的。

据一些读者考证,当时李白创作这首诗时是在阴历927日,地点是山东的一个旅社,当时李白约25岁。其实,我们从诗歌的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也可推算出大致的写作时间,因为不是寒冷的季节,又怎会有此“疑”呢?也正因为是较寒冷的天气,赞同“床”是“井栏”的,有人说:“这么寒冷的天,肯定是关着窗子睡觉,怎么举头望月呢?”这话咋看确实有理,但毛病出也就出在这里!

我们民间有句话,叫“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俺不知道对古诗词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多不多,但俺知道确实有一些专家学者是从来没有尝试写过古典诗词的,包括一些古代文学的博士生。中学作文教学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与俺这里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看过猪走路,不等于吃过猪的肉,两者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是的,如果脱离了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境,仅凭臆想和所谓“谨严”的逻辑推理,有时作出的“专家结论”是显得很幼稚可笑的。试想,就算当时李白是睡着的,难道李白不能再坐起来?就算窗子是关着的,难道李白不可能再用手把窗子打开?

这就涉及到对诗歌创作的体验问题。有过古典诗歌创作经验的都知道,不管五言还是七言,首先押韵是免不了的。古体诗不太注重平仄,但不表示不注意音韵的和谐,不注意诗歌的对仗,不注意诗歌的意蕴。

"床"与“明月”皆是这首诗最引人共鸣的经典意象,从古到今,羁旅他乡的游子,不知留下了多少“月圆人不圆”的感慨。我们设想,既然李白有可能是“推窗望明月”,那怎么还要用举头?其实,这也就是俺要批评的专家学者容易思维僵化的毛病。

举个例子,俺曾写过一首现代诗:我骑上黑色的鹿/托住天上的云/却不敢张望你的眼睛……这是真实的!俺向一位文学博士老教授请教,结果他给俺把“张望”改成了“偷看”。准确吗?也许确实比俺写的“准确”多了,但是,这样“准确”的诗还能算是诗吗?我骑上黑色的鹿/托住天上的云/却不敢偷看你的眼睛……诗的美感,诗的意蕴,经此一改,可说是面目全非!

大家再回想一下,杜甫的“卷我屋上三重茅”,竟有学者由此得出结论:“茅草盖得这么厚,杜甫家肯定是地主阶层”。面对这样“谨严”的对诗歌的解读,俺真的是无语了。

如上所言,短短一首诗,李白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写学术论文一样,把所有的思想感情与活动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也许李白该写“推窗望明月”,这是“准确”,但如果能写出“推窗望明月”,李白就不配称李白!因为下一句该是“关窗思故乡”了!

综上所述,俺主张李白“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就是生活中普通的睡床。诚如冯博主所言,必须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才会产生“疑是地上霜”的错觉,井栏四周敞亮,用“床前”是说不过去的。当然,俺也不主张,说李白如果是在井边,就该直接用井前,因为这涉及到诗歌语言的美感问题。就是说,即使是“井前明月光”,李白还是会用“床前明月光”,所以这不能算是驳倒“井栏说”的证据。

我们就打算井也是在屋里的,只留了一个露天天窗。但是,开着天窗,在这样明显而强烈的月光照射下,如何会有“疑”的感觉?只有关着窗子,朦朦胧胧之中才会有这个疑呀。最主要的,作者要表达的明明是游子客居他乡的旅思之情,为什么非要扯上一个毫不相干的井栏呢?井栏在这里对于诗歌的情感、意蕴,对于诗歌的美感,对任哪一个方面能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我们不从诗歌的情感、意蕴、美感去分析体会,偏要撇开这一切,执着于对某一个字、词去做学究似的探研(钻牛角尖),是不是令人有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之慨呢?

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多多拍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796-854951.html

上一篇:一点奇思妙想
下一篇:发泄几句,对事不对人
收藏 IP: 58.16.149.*| 热度|

3 陈楷翰 冯大诚 刘俊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