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信 中科院亚热带所

博文

实验设计及其基本原则 精选

已有 31277 次阅读 2009-4-27 21:09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实验, 设计, 原则

实验设计及其基本原则

我认为,科学的实验设计往往比作实验本身的过程更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生教育中,首先应该让其设计一个实验,即使不做本身对他也是一个重要的思维锻炼,应该是科研的入门教育。据说美国的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能力比较高,而我国则不少考试分数高,但是真正的动手能力呢?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啊。

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实验方案的执行,就是科学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  所从事的本项实验的课题源于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分析。这就需要其认真阅读文献,进行总结分析;2、假设  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根据其认识进行假设;3、预期结果  在检测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然后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的方法与步骤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科学可行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选题必须有依据,要符合客观规律,科研设计必须科学,符合逻辑性。

在实验设计时,要根据原理或者理论来假定结果,从实验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实际可行。要考虑到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单,实验药品较便宜,实验操作较简便,实验步骤较少,实验时间较短。

生物学实验中,一种生命现象的发生往往有其复杂的前因后果,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就是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如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中的物质代谢有各种细胞的参与,有各种物质在不同方面的变化。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对照与均衡性原则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由于同一种实验结果可能会被多种不同的实验因素所引起,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对照实验,即使出现了某种预想的实验结果,也很难保证该实验结果是由某因素所引起的,这样就使得所设计的实验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可见只有设置对照实验,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处理因素效应的大小,重要的不是其本身,而是通过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才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干扰结果的可能性,才能使设计显得比较严密,所以大多数实验,尤其是生理类实验往往都要有相应的对照实验。

 

3、随机性原则

随机是指分配于实验各组对象(样本)是由实验对象的总体中任意抽取的,即在将实验对象分配致各实验组或对照组时,它们的机会是均等的。如果在同一实验中存在数个处理因素(如先后观察数种药物的作用),则各处理因素施加顺序的机会也是均等的。通过随机化,一是尽量使抽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减少抽样误差;二是使各组样本的条件尽量一致,消除或减少组间人为的误差,从而使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更加客观,便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4、可重复性原则

同一处理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重复。重复的作用有二,一是降低试验误差,扩大试验的代表性;二是估计试验误差的大小,判断试验可靠程度。

重复、对照、随机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三大原则。任何实验都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设计实验只能进行一次而无法重复就得出正式结论是草率的。

 

除此之外,目前的科研还需要以下原则:1创新性原则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新研究层出不从,要善于利用各种能力,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线索,勇于探索、深化;2 需要性原则  虽然这与科研本身的要求不符合,但是随着科研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越来越明显,选择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或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非常有必要了;3目的性原则  选题必须目的明确,应目标集中,不含糊,不笼统;4效能性原则  目前科研的花费也比较高,研究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同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水平、社会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衡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86-228578.html

上一篇: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八封信
下一篇:专利的查询方法集锦
收藏 IP: .*| 热度|

5 唐小卿 陈苏华 郭磊 龙桃 冯松科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