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锁固型滑坡的快慢解锁机制
热度 3 秦四清 2023-4-7 10:25
大量研究表明,诸多大型斜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其潜在滑面上高承载力的锁固段所控制【 1 】,典型如盐池河斜坡和龙西斜坡(图 1 )。 &n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674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为什么新滩滑坡未发生在大暴雨期间?
热度 4 秦四清 2021-9-30 10:49
长期以来,降雨触发滑坡的观点甚嚣尘上。 例如, Keefer et al. ( 198 7 )认为,当降雨渗入斜坡并积聚在低渗透性基底上方的饱和区时,抗滑力会因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受减小。因此,降雨越强,抗滑力越低,斜坡越容易失稳。 根据此种认识,滑坡应主要发生在历史最大降雨期间。然而,实则不然:有些滑坡发生在中、小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5113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4
地震预测难度大还是滑坡预测难度大?
热度 5 秦四清 2020-5-12 11:34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今天 是我国第 12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当该日来临之际,就越发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地学科研人员的责任重大。我深知: 唯有在揭示地质灾害演化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做出可靠的前瞻性预测,才能最大程度地取得防灾减灾实效。 前几天,在某微信群和几位同行讨论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714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5
<锁固型斜坡失稳机理及其物理预测模型>
热度 1 秦四清 2018-2-13 10:32
摘要 稳定性受潜在滑面上锁固段所控制的一类斜坡,称之为锁固型斜坡,其失稳机理较为直观明确,我们认为突破斜坡失稳预测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应从该类斜坡入手。本文总结了当前有关锁固型斜坡的分类研究,认为可将其分成两大体系;指出锁固型斜坡演化 3 阶段与锁固段变形破坏过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其演化过程之所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36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从贵州毕节山崩看失稳机理研究的重要性
秦四清 2017-9-1 09:36
8 月 28 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大树脚组发生山体崩塌。 截至 29 日 16 时 30 分,贵州省纳雍县山体崩塌地质灾害救援现场已搜救出 25 人,其中 17 人死亡、 8 人受伤,目前尚有 18 人失联。 http://sc.people.com.cn/n2/2017/0830/c345167-30670755.html 贵州毕节山崩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59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注云南永善地区的小震群事件
热度 5 秦四清 2013-8-1 13:53
俺已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晚上凌晨0点 -2 点必看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前两天完整地震目录,看完后才能安然入眠。 由下表看出,尤其在进入 7 月份以后,在云南永善地区小地震震群事件频发。这自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该小震群事件位于我们命名的西昌地震区。 日期 时间 纬度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41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5
为何对崩滑灾害防不胜防?
秦四清 2011-8-9 11:47
近 10 年来,崩塌与滑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 1036 人死亡和失踪,约占自然灾害死亡和失踪人数的三分之一。 1998 - 2006 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均 53.2 亿元。 对崩滑灾害的预防无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监测预报,二是搬迁避让,即将受崩滑灾害威胁的居民、工厂、医院等搬迁到安全的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39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岩石(体)破坏有统一的规律吗?
热度 5 秦四清 2011-6-7 17:34
我们的研究表明,不管岩石(体)是处于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应力状态或复合应力状态,岩石(体)的破坏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即加载到膨胀点时,微震震群发生,在位移( Benioff 应变) - 时间曲线上表现为位移或应变加速现象;加载到峰值强度点时,岩石(体)发生宏观破裂,大震发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4484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5
崩塌与滑坡灾害临界位移演化的指数律
热度 1 秦四清 2011-5-17 01:11
摘要:基于锁固段概念和重正化群理论,从新的思路和视角出发,提出崩滑灾害临界位移演化的2 个指数律,发现斜坡失稳的临界位移与加速蠕变起点的位移和锁固段的个数有关。第一律适用于斜坡的脆性破坏分析,例如岩崩、滚石和岩体倾倒破坏;第二律适用于斜坡的蠕变破坏分析预测,例如岩滑、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以及含锁固段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预测|103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