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告别曾经的时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生物入侵的传播途径

已有 4930 次阅读 2020-10-30 08:59 |个人分类:自然之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物入侵的传播途径共三个,包括有意引种、无意引种和自然传入。如下图所示:


图片1.jpg

 

1. 有意引种(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有意引种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



图片9.jpg


2. 无意引种(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无意引种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非有意的引入。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图片21.jpg

图片22.jpg

 

3. 自然传入:

除人为引种,入侵植物还可先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归化后,通过风力和水流等途径自然传入。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种子。如紫茎泽兰则是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至我国的。风和水也是自然传入的原因之一,如微甘菊和飞机草可能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


图片23...jpg

图片23..jpg

图片24.jpg


图片29.jpg

 

4. 三个生物入侵传播途径对生物入侵的贡献:

三个生物入侵传播途径对生物入侵的贡献,明显是人为因素占绝对优势。所以,人类才是造成生物入侵的罪魁祸首。


图片30.jpg


生物入侵机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6570.html

入侵植物的入侵竞争力和生境的可入侵性量化方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19837.html

入侵生物的生态策略进化机制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34409

入侵植物研究领域之存在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27118.html

入侵植物与氮互作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09142

群落多样性与其可入侵性的关系的悖论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11044

生物入侵之遗传悖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25699.html

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相似性差异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45864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悖论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08621

菊科入侵植物成功的主要因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45631.html

化感物质和化感效应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46143

生物入侵途径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56308

生物入侵现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4926.html

生物入侵进程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07475

中国入侵植物名单和名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6601.html

中国入侵物种名单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45628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46605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和入侵克隆植物名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61990.html

中国水生入侵植物名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73994.html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85806.html

中国&江苏外来入侵植物名录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quickforward=1&id=1212281

惨不忍睹的生物入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45336.html

世界上入侵力最强的100种外来入侵生物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05853

BBCH-scale (Weed)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5899&do=blog&id=120547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6308.html

上一篇:入侵植物新星--三裂叶薯
下一篇:陌上花开花自在--入侵植物苏门白酒草
收藏 IP: 112.4.255.*| 热度|

8 杨卫东 郑永军 张晓良 杨正瓴 王安良 杨学祥 孙颉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1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