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xiaq@gmail.co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xiaq 且行且歌,不沐离伤

博文

一生的朋友 精选

已有 11383 次阅读 2014-2-11 10:2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最近倒时差经常凌晨三四点睡不着,半夜醒来便翻来覆去陷入无穷无尽的思念和遐想中。人真是健忘啊,活了这么多年,接触了形形色色无数人,然而真正在心中划上记号的确只有那么几个。我不喜欢闺蜜这个词,因为我知道这个词时已经成年了,也见识了诸多闺蜜反目成仇的例子。这个词太做作,友情如果时刻像蜜的话注定是不会长久的。我更喜欢好朋友或者知己,广泛流行于中学时代,有着更纯洁质朴的含义。大学毕业后很少做梦了,即使做了也醒来就忘掉了。然而每次能够记住的梦都会出现同一个人,我们或是在备战高考,或是在校园闲逛,或是在促膝谈心,醒来时总是感觉幸福又惆怅---要跨越大半个地球去见一个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每次回家都会尽量去见。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记忆仍然对一起相处的美好单纯的时光有着无比的精确度。

  第一次见到她是高中入学的第一天,自由选择座位,她坐在我前面靠右的一排。因为第一天入学,大部分同学都叽叽喳喳,非常兴奋。她当时却很安静地坐在那里,很认真地看一本书。我当时很好奇,这孩子好爱学习啊,课本都没发居然就开始看书了。我记得我主动跟她说过几句话,大概是问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之类的。后来调座位,就分得老开,并且我住综合寝室,她住我们本班的宿舍,所以高中第一年没有接触太多。

  开始接触较多时是高二了,这得益于我们高中三年都没有分班。高二时调座位是自由组合的,邻桌自己选,然后全班轮流前后左右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成了同桌,后来再也没有分开过。我们学习成绩差不多,所以即使班主任调座位也只是在我们旁边或者中间加一个学习需要帮助的同学罢了。那时的小姑娘好像都兴找个好朋友,干什么都一块,一起吃饭,一起写作业,甚至上厕所都非得一块。可能我们坐得比较近吧,所以自然而然经常在一块玩。现在想想,我那时候性格真不好,比较自卑和内向,一心只知道学习,很少主动和班上同学往来。她比我要外向得多,对男女同学都很热情,所以人缘很好。同学们如果有不会的题经常主动向她请教,相反,我则没有那么好接近。所以这段友情中她主动的成分比较多吧。

  高中前两年貌似都过得比较按部就班,比较轻松。高三开始特别紧张了,对于高考的恐惧让每个人都非常脆弱,也是我们革命友谊成长最快的阶段。那个时候真是苦啊,每周只放半天假,在宿舍睡睡觉就过去了,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最大的满足是从学校门口沿着元春路走到中百仓储或者东湖,买点小零食然后在慢悠悠地转回来。奢侈一点的就是去学校门口的小餐馆改善一下伙食。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机,唯一的文化大餐是学校旁边小书店的杂志,三块钱一本的《读者》是每个月必买的。可能正是这种与世隔绝让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便得更强烈了吧。我们一块上课下课,一块吃饭,一块打水,一块准备考试。我们每次考试成绩都差不多,平时参考资料也是一块买,或者共用的。小女孩间的嫉妒以至于互相不交流复习资料在我们之间是没有的。当然,有时候也会闹别扭,还记得她生气的时候会把放在桌上的一堆书堆到我们桌子中间,然后就不和我说话。冷战一段时间后,双方都觉得别扭,一方主动写个小纸条解释一下,另一方再写个小纸条回复,往复几次,我们中间的那堆书就自然消失了。临近高考的那一阵她妈妈过来照顾她,经常给她送午饭,随带给我带一份。那时候觉得她妈妈厨艺真好啊,后来在各种餐厅饭馆吃了无数的饭,但是印象最深刻感觉最香的还是那段时间吃的饭。

  高考后的几个月我们经常写信,书写暑假的无聊和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可惜那些书信都随着这些年来的迁徙丢失了。后来大家进入了不同的大学,虽然各忙各的,但是平时电话短信交流也蛮多,聊人生聊理想,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瞎扯。现在我都不明白哪有那么多话说,室友就此得出结论我虽然平时不太说话,但是本质上是非常talkative 的。无论如何,每年春节回家都总要见上一面,就像一门必修课一定不能旷课一样。现在看来,她上大学进步要比我快得多,虽然同时经历刚上大学时的迷茫以及生活得无奈,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像大姐姐一样在指点开导我。

  大学毕业后,空间距离变成了大半个地球。时空的距离让我们联系得越来越少,即使上qq也是三言两语互相问候一下了事。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都长大了,过了欲赋新愁强说愁的年龄,习惯将更多的事情深藏心底了。尽管如此,每次回国总是第一个通知她,第一个打电话给她,想方设法见她,即使只是吃个饭,聊聊天。我一直觉得她情商比我高很多,所以非常信赖她,很多事情都想听听她的意见。是她一直鼓励我保持自己的本性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刻帮我做出决定。我一直觉得将来娶她的人一定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她贤惠善良,聪明大度,一定会是个难得的贤内助和好母亲。

  这次回去终于又见到了她,除了变得更加知性成熟,她依然是那个有着灿烂笑容的好姑娘,见面的时候我们依然是一个深深的拥抱。我们居然又像中学时代一样牵着手逛街了,要知道自从来米国以后我就放弃了这个让老美误解为拉拉的动作了。我们卧谈,直到困得不行才结束。昨天看到她在空间里传了一张我们的照片,备注“想想认识十多年了,我们的合照数的出来,祝你马年一切顺利”,顿觉光阴飞逝,感慨万千。十多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手机电脑,去了很多遥远的地方,吃过了无数各地美食。我们不再看《读者》,不再满足于轧马路闲逛,也不再因为买到一件中意的衣服激动好久了。然而,我们却依旧一见如故。我们十多年的友谊建立于中学时代的相似性,成长于大学时代及以后的相异性以及彼此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为之做出的努力。我亲爱的朋友,也希望你马年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做上幸福的小女人,过上理想中的生活。等你安顿好了,我们一起去欧洲旅行,你也一定要来米国考察考察顺带看看我。将来如果有实力,我们在一个小区生活,经常一起拉拉家常,那就更完美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840-766502.html

上一篇:新居
下一篇:科技论文写作—西红柿炒鸡蛋为例
收藏 IP: 130.91.67.*| 热度|

35 廖晓琳 刘霞 武夷山 罗帆 褚昭明 李笑月 吕洪波 孙学军 高绪仁 陆俊茜 曹聪 张鹏举 杨金波 强涛 钱安明 朱新亮 李伟钢 戴德昌 王海洋 刘全慧 霍鑫超 黄式东 李学宽 马耀基 赵丽鹏 雷宏江 张海权 杨绪洪 张鹰 zhangcz07 shgrs biofans neilchau Jason2013025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