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华人抗体协会: http://www.chineseantibody.org

博文

Interest-driven and hypothesis-driven: 兼谈英文论文写作

已有 9532 次阅读 2011-4-17 01:34 |个人分类:乱弹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writing, Hypothesis, Scientific, Interest

                     

刚才在科学网看到一篇题为“搞好科研什么素质比较重要?”的博文,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去年写的一篇旧文,现在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在标题中用了两个英文单词,并非是想拽,而是这两个英文词更能短小精悍的表达我下面想表达的意思。不知大家认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科研人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相信不少人会说:聪明、勤奋、运气等等,当然上述因素对于一个成功的科学家而言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interest)。因为只有一个科学家/科研人员在被兴趣拽(drive,用俺老家的方言发音,就是“拽吾”,所以英文和中文混着用,有时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着,而非金钱、职称、地位等因素拽着的时候,才可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持久的勤奋,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会有别人看来的好运连连。所谓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因此真正牛的科学家一般不回自己很,而是被兴趣。看看我们周围的朋友、熟人、认识的有几个真正是由于interest-driven而搞科研的。也欢迎回帖发表您的高见。

有点类似的是,一篇英文论文,尤其是生物医学类论文,整篇论文都要显出是“hypothesis-driven”(事实上,上面的图也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是以自己的猜想(hypothesis)为核心的,我下面分述如下:

标题/title其实就是自己的hypothesis验证后的主要结果(不管是阴性还是阳性)
摘要/abstract四股文:1)要研究的方向还有什么是未知的,引出下面的猜想;2)提出自己的猜想/hypothesis3)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的(方法和技术);4)自己的猜想是否被证明?无论是否,主要结论/结果是什么?
引言/introduction:其实有点像扩展版的摘要,最主要的是上述的1),即要引经据典的阐述自己的要研究的方向进展,还有什么没有人研究过,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的主角(即猜想)出场做的铺垫,这就像京剧中的前面锣鼓。在引言中上述的3)一般省略。4)是要说的,但是最好和摘要中换个说法,别直接copy/paste.
结果/results: 切记不要将结果1234的简单罗列,结果中同样要显示猜想的核心地位,结果要有一个很强的逻辑流,如行云流水的讲述自己的故事,怎样从不同方面逐步的将自己的hypothesis验证后,要让读者/审稿人读了您的文章后很清楚您为什么做这些实验,结果的展示先后顺序,结果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些的核心关系就是都是为了hypothesis,为了验证hypothesis。所以把握了这一点,整个结果部分就会浑然一体。
讨论/discussion:尽管有的文章这部分是和结果部分是在一起的)这部分一个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 重复结果和引言中的部分,其实讨论部分很大程度是自圆其说,尤其是当结果为阴性时,即并没有能证明自己的hypothesis。所以这个是候就要比较别人做的类似/接近或者不同的结果,可能的解释原因是什么,最后一般还要将最主要的结果再总结一把,结果的意义(总能整一句吧)。总的来说读者读了您的文章后,觉得您真的是被hypothesis拽(drive)着, 这样读者就会被他们的兴趣(interest) 拽(drive)着读完您的文章,而不是硬着头皮读完,如果是审稿人读到这样的文章,他们还舍得会据稿吗?好东西,当然要大家分享(同意接受)!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码了这么多字,欢迎您的高见,不妥之处,也欢迎拍砖。 

(文首之图来自网络,特感谢作者,请原谅先斩后奏,王守业写于2011年4月17日,引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id=434090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34090.html

上一篇:诺贝尔化学奖为何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
下一篇:SCI期刊提升影响因子的“非主流”之道
收藏 IP: 35.10.138.*| 热度|

5 许培扬 郑永军 徐索文 孙学军 周鹏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