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undu 海南大学 杜彦君博士 研究方向:物候学

博文

教育沉思录之四:如果由我来写求职信,如果由我来授课

已有 3486 次阅读 2011-5-21 12:21 |个人分类:科研感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启示录

问题1:为何一个新毕业的博士能给研究生讲好课?

引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序中部分:“我当时在西南联大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牛犊的闯劲,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探讨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

 

我从2004年-2011年的7年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以及研究所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我希望像费先生一样,对研究生们进行开启式的教学,而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

 

问题2:为何目前科研成果还不是最一流的人,能给学生授好课?

我在研究生期间,尽管有几篇SCI论文发表或即将发表,但是,未能在最顶级的期刊发表。目前阻碍我在这些顶级期刊发表的因素,主要是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而不是其它方面。而教学中,不是比统计学。相反,我希望学生们汲取我的教训,让他们早早知道统计学等方面的重要性。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他自身科研水平要有多高,而是他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3:为什么要选你?

我在博士期间快乐地阅读了大约80本关于历史、哲学、小说、人物传记等类型的“闲书”。因此,我不光能就专业课程跟学生交流,还将与学生就文学,哲学,历史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交流,因为相当一部分硕士毕业后并不是从事科研,他们要面向社会,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很重要。

 

问题4: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什么?

主要还是培养未来的科研人员,我的期望是我班里的学生中有那么510位未来能做教授,其中一两位能是知名教授。

 

问题5:空口无凭,能否以具体案例来说说你怎么授课吗?

我们之前接受的教育通常是:老师一上来就讲名词解释,讲某个问题有什么影响因素等,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所以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在我的教学中一定是不同的:先抛出问题,然后再有知识,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会有兴趣知道为什么。

 

# Course 1课堂上先提出今天要讲的生态学问题“高原上的植物应该是什么形态的?”,前5分钟让大家思考,再利用5分钟让几位学生回答一下,后面的时间由我从植物生理适应上分析为何高原植物是垫状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听,在对比中提高自己。

 

# Course 2我会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带领学生们在对比中思考和提高。我在2010年底申请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博士后时,构思研究计划的全过程中历经3个版本,是在被ISI评为1981-1999年间最受关注的345位生态学家之一的Joe Wright博士的指点下完成的。我先把第一版的研究计划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让他们评价一下写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高?讨论之后,再看二版,看看这个版本是否有提高?是否完美?当初Joe Wright对我的第二个版本点拨之后,简单几行字,让我茅舍顿开,我激动地在本子上写下了“老头水平高,实在是高!!”我也希望学生们在看完Joe Wright的建议和我的第三版本之后,有顿悟的惊喜。通过本堂课,希望学生能够生动地理解什么是一个好的Introduction, 明白科学问题和科学假说,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等,让学生们在研究生一年级即可有一个好的起步。

 

## Course 3: 我这次申请国外的博士后未能成功,遇到一个博后招聘,看到里面的三个词,对我震撼很大,让我后悔当初研一时要是有此刻的我的觉悟,那就不会发生方向上的错误:那个博后招聘中写到:

“招博士后:年薪2700031000欧元”那三个词语是。。。?

还是让我给学生讲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8940-446439.html

上一篇:教育沉思录之二:大陆为何出不了好的作家?
下一篇:教育沉思录之五:透过体育思教育-为何李娜能屡破纪录?
收藏 IP: 159.226.8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