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叶昆虫Chinese Leafmine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omology 潜叶昆虫研究组主页:http://group.acagrid.com/1014

博文

[旧文再发] [南非杂记] 遭遇玫瑰鱼

已有 4802 次阅读 2009-6-27 17:16 |个人分类:扯闲皮儿 Babble Chat|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留学, 海外, 南非,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

[南非杂记] 遭遇玫瑰鱼
 

第四十一天(8/28),今天到Picknpay去买了一些Jacopever鱼,这种鱼是红色的,看起来挺漂亮,我们很好奇就买了,但是买回来后,查了电脑却发现这种鱼中文名字叫鲉,是有毒的,害得我们有些害怕,不敢吃,问了秀玛,她说这种鱼她没有吃过,如果是生的鱼,超市一般还会将内脏处理好的,如果是冻鱼就不会帮你杀好,但既然超市敢拿出来卖,肯定就没有问题,否则一旦出事的话超市的麻烦可就大了,对于她的这个回答,我不满意,打算到超市去问一下工作人员,到门口时碰到碧兹,叫她回来看了一下,她说这种鱼她做过,不会有危险,只要将内脏,鱼头和刺处理掉就可以了,碧兹说这种鱼可以将调料煎来吃。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又到超市去问了里面的售货员,她告诉我们只要将头与内脏与刺处理掉就可以了,我们问她刺会不会有毒,她说没有,但是被刺到会痛的。经过三个人的证实,我们这才放心大胆地处理起这条鱼来。真的是,花钱事小,却买回一堆担惊受怕来,真不值得,电脑上说了,越是漂亮的鱼其毒性就越大,所以以后买鱼还是挑那些看起来熟悉的面孔来买吧。 (查了一下非常可能是玫瑰鱼rosefish, redfish, 学名Helicolenus dactylopterus,  鲉科。鮋科生物,包括素有海中花蝴蝶之稱的獅子魚以及身懷擬態絕技的石狗公、石頭魚等。以獅子魚來說,牠發動攻擊時張牙五爪張開鰭的模樣活像隻老虎,所以這也是其被稱『虎』的原因了,其背、腹、臀鰭不但具有銳利的毒棘,上面更分佈著強烈的毒腺,屬蛋白質性毒。石頭魚毒素位於背鰭基部皮下,它的神經性毒素是魚毒中最厲害的,只要被石頭魚的一根棘刺傷,就有可能會造成痙攣和昏迷,若是被數根棘所刺傷,那麼症狀很可能會延續數個月才能康復,史上甚至還有人被刺傷致死的紀錄。石狗公背鰭上則有11~12枚鰭條,頭頂上有一個硬棘,鰓蓋骨上也有硬棘,好在這些刺的毒性並不像石頭魚那麼強。鲉鱼属于海洋底栖鱼.他们往往在岩石和珊瑚间缓慢地游动。有些种类的鲉鱼如美丽的蓑鲉,色彩艳丽。有些种类颜色暗淡,成为极有效的伪装。当他们静静地趴在海底的沙石上的时候,和周围的岩石及海藻简直无法分辨开来。鲉鱼的头较大,长着很多刺.鳍上也有硬刺。有些种类的鲉鱼刺上有剧毒。最危险的鲉鱼是毒鲉。 全世界的鲉鱼有300多种。不同种类的鲉鱼生活在大洋中不同深度的水层中。浅水鲉是鲉鱼科中最毒的。它的身上长着带有剧毒的刺。鲉鱼的毒性在海洋鱼类中是数一数二的。被任何一种鲉鱼刺伤都是非同小可的事。许多受伤的人要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才能从麻痹和其他不良反应中恢复过来。但是,这些受害者往往会留下后遗症。 鲉鱼从浅海到深海都有分布,而大部分种类的鲉鱼都分布在潮间带到水深90米的浅水海湾和近岸处。鲉鱼的脾气秉性一般是不大爱活动的,它经常是伏在海底一动不动。 鲉科鱼类的毒素大多数是一些对热很敏感的蛋白质形成的。蛋白质在遇高温、遇碱、遇酸和重金属时都会被破坏。所以,根据蛋白质遇高温分解的特性,人们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鲉鱼中毒的方法。如果游泳者不幸被鲉鱼的毒刺刺伤,那么应该马上将伤口处放在水温45℃以上的热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这样,第一可以缓解疼痛,第二可以分解一部分毒素。然后,病人应该尽快的就医或者使用药物治疗处理伤口。还好只是蛋白质毒素,煮了吃没问题)。

         昨晚梦见邻居阿生带我去他们家开的海滩去看鱼,真有意思,海居然跑到山上去了,在那里看到很多的海产品,然后又跑到姑婆家去了,她们请我们吃饭 ,姑爷爷也还活着,好热闹的样子。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Post  by  戴何骏 发表于 2005-8-28 4:59:38
http://www.xinxinbao.com/oblog31/user1/198/archives/2005/513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961-240664.html

上一篇:[旧文再发] [南非杂记] 黑人的发型
下一篇:[旧文再发] [南非杂记] 荷式烧烤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