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课堂中的动机

已有 4142 次阅读 2016-12-26 22:11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动机, 价值, 成就, 期望, 归因

课堂中的动机

GUO-XX

作者简介

《教育心理学》一书作者陈允成博士,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及心理学研究方面负责人。200O年他因倡导一个基于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项目而获得新加坡总理办公室企业挑战部门嘉奖。陈允成博士撰写了大量著作,涉及教育心理学的认知、教材开发、教与学等领域。

本书内容推荐

亚洲背景:对于那些新加坡学校教学以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亚洲课堂感兴趣的人而言,本书中的本土元素,也就是新加坡的背景,使其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教材。

问题情景:每章均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景作为引子,来引导思考和学习。

最新理论:不仅覆盖大量的基础性理论,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以及班杜拉,也包含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如霍华德·加德纳、罗伯特·斯腾伯格以及瑞文·费厄斯坦。

行动研究:给出行动研究的实践以及将观察技巧与假设检验的方法结合起来的建议。

教师工具箱:提供大量实践性的课程建议以及应用。

链接:提供有关最新信息的网络链接以及网址,如新加坡教育部。

案例阐释:通过特定的案例对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

现场经验问题:使读者对在广泛的社会、学校以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作进一步概念化。

以下为《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关于“课堂中的动机”部分学习笔记。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激发并行使行为指向一个目标的力量。在学习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动机呢?

动机与学习的联系

唤醒:学习的必要条件。唤醒是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种状态,在心理上,唤醒包括警觉和注意。例如,一个动作、教师音调的改变或者布置作业。唤醒是动机-学习等式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虽然许多商业产品本着“被动学习”和睡觉时轻松学习的思想,想把产品卖给我们,单很明显,我们在警觉状态下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比我们睡觉的时候强,但是,这种唤醒-动机-学习的关系并不是“越多越好”的简单线性关系。唤醒要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水平,因为过少或过多都会降低绩效。

害怕和焦虑:妨碍学习的唤醒

两种动机

外部动机:当个体收到外部或者与她参加的活动相关的结果的激发时,外部动机就开始起作用了,这是一种为了某种目标而去参加活动的动机。

例子:在学校,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广泛的使用奖励、分数、特权或表扬等形式的外部激励,并且以后都会继续使用下去,但简单的使用强化物作为激励,是收到批判的。

过分强调或信赖外部动机和外部强化物在以下方面受批评:

实际、逻辑问题:强化物的使用与教师的赞扬不同。教师的赞扬信手捏来,并且很容易传递。强化物的使用往往会干扰课课程进度、增加费用或者给老师带来不便。

学习贬值:研究发现,再有实际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外部奖励会导动机兴趣的降低。研究还发现,为了学习而使用外部动机,实际上回贬低学习的价值。

限制学习:克鲁克斯指出,如果在课堂上强调通过考试或取到好成绩,学生会把他们的兴趣限制在考试的内容上。

内部动机:当个体仅仅由内部渴望成功完成任务而工作,而不考虑是否有外部的报酬或价值,这时便存在内部动机如果人们是由内部动机而去参加一个任务,那么他们就会表现的更投入甚至会为此耗尽心血,因为他们是受到活动本身的激发,而不是本身的激发,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后的某种目标或是结果。

研究者指出,内部激励的学生会比外部激励的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教师工具箱——降低外部动机的消极影响策略

当学生反映他们在生活中体验不到兴趣和快乐时使用外部奖励;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价值的任务(如重复练习)要限制使用外部奖励;

如果使用有型的奖励(如毡纸、糖果或玩具),要将这些有形的奖励和赞扬结合起来,并指出学生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

尽可能使用最自然的外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的情境下出现的是赞美和微笑,而不是糖果盒礼物,那么就用赞扬和微笑作为奖励。

期望和价值

费瑟提出了另一种更有效的动机概念,他也称为价值/期望理论,该理论假定,人们愿意在某种任务上付出的努力程度取决于:(a)如果他们付诸行动,他们预计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能获得多少价值报酬,以及(b)如果他们付诸行动,他们预计能够成功完成这个任务的程度。重点:这个模型认为动机是价值和期望的“乘积”而不是“总和”。也就是说,缺少者两种成分中任何一个,都不会有参加活动的动机产生。如果没有活动目标的价值,即使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也不会产生动机。

例子:如果你成功的挖一个洞,但是如果没有种树、锻炼身体、寻找宝藏或其他类似的需求,你这样做的动机很低,甚至完全没有这种动机。同样的,如果价值很高,但是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学生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也不会去完成这个任务的动机。

价值:动机的基本要素

需要/驱动理论:假设当需要被刺激时,个体就会被迫以降低或满足需要的方式行动,这种行为的欲望被称为驱力。需要越强烈,驱动越强烈,个体就会更投入地参与到指向目标的活动中去。

初级需要是生存所必须的,因此对食物、水和氧气是初级需要。

次级需要是心理的幸福和快乐所需要的,次级需要包括友谊、威信、地位和肯定。

学生缺乏动力的三种可能:

(1)学生不参加活动可能是由于感到不太需要,也就是说,这时学生感到很满足,没有“动力”去参加这个活动。

(2)学生可能对更强烈的、与之对抗的需要作出反应。

(3)由于学生有成就的需要和驱动力,只是缺乏技能去完成。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感到参加活动的需要,而且还为不能参加而感到受挫。

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她赞成人类的动机是为了满足需要这个观点,同时他认为以往心理学理论低估了人类的潜能,并且没有考虑更高的需要、动机和能力。马斯洛认为人类为满足未需要会造成紧张,这种紧张推动了指向目标的直接行为,从而使个体的紧张减少。

马斯洛特殊之处,他认为人类需要两种需要:缺少需要和成长需要。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尊重的需要(Esteem)、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七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缺失需要

1、生理需求

如果食物、水、空气、健康等这些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

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归属和爱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成长需要

求知与理解需要:包括满足好奇心、寻求知识和获得理解的需要;

审美需要:体验秩序、真理、美丽、对称、圆满和对行为完成感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教师工具箱——关注需要驱动

课堂设置时应注意儿童“生理”需要,如上洗手间、休息需要等。

“伙伴系统”通过为新学生配备伙伴,带他们参观学校,并帮助他们适应他们的伙伴,这种方法能够很好满足归属感与爱的需要。

使用一些策略(如合作学习),为你的学生提供归属感与爱的需要。

在教室里树立尊重和重视所有学生的榜样。

期望:动机的第二要素

自我效能:个人期望作为动机

例子:洪老师是中学三年级的历史老师,从开学,她一直和D同学进行信念斗争。该学生认为考试肯定考不及格,通过使用一些教学策略,例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使用记忆法和不断重复,学生慢慢相信自己能通过考试。

班杜拉理论第二种成分认为,一个人不仅要相信他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而且能达到期望值。个体对自己达到目标的能力的信念(期望)决定了他将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在这种努力将持续多久,将这种在特定条件下相信一个人能做什么的信念称之为自我效能。

高自我效能个体信念函数:(a)他相信他能够成功完成目标行为;(b)该行为能够带来所期望的目标。

低自我效能:(a)他相信他无法完成任务(如学习、演讲)(b)它能够完成所需要的任务,但是其他因素会阻止该行为达到期望的目标。

动机、自我效能和目标设定:

研究发现,采用学习动机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还能坚持不懈,并且他们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可改变的因素。此外发现,他们关注个体控制而不是竞争或避免失败。有效目标必须:(1)具体:(2)随手可得(3)难度中等的。另外,如果目标是学生自己制定,学生的动机就更容易增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试图发现人们如何直觉他们行为的理由,并研究他们的信念如何影响后来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将他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什么样的因素和任务,会影响他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并由此影响动机。

例子:

茜蒂看着她在休息的朋友依文,问道:“李牧老师的数学课考的咋样?”

“李牧老师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在他的课上我总在睡觉。你觉得我还能考的怎么样,我不及格!你呢?”依文回答说。

“我不及格,不过老实说,整个周末事情太多,我根本没有时间准备考试。我以为我能记住课上的内容,不过我错了。”

归因和地成就者或高成就者:

一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对一个人的动机和将来的成绩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发现,地成就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咎于自己,强调他们能力低。他们把成功归因于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如运气)。成就低者不相信他们成功是由于努力的结果,或者他们的失败是由于缺乏努力。

另一方面,高成就者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原因。

韦纳总结了具有高成就动机的学生的特征:

a、他们喜欢将他们的变现结果归因于他们自身行为的环境;

b、他们已经学会结果归因于努力;

c、他们注意到那些表明付出努力的重要性的线索,并对此作出反应。

科温顿确定的三种动机机制:

掌握取向性:看重成就,并将能力看做是可以提高的。这些学生重于增强其技能和能力目标。一般这种学生,将原因归结在努力上,因此会在学习上坚持不懈并可获得成功。

失败回避型:喜欢谨慎行事,拘泥自己娴熟的事,对于自己明显成功的事才会去做,如果失败,将觉得自身毫无价值。

失败接受型:是那些放弃努力的学生,深信缺乏成就体现了他们缺乏能力,现了他们缺乏能力,所以他们看不到希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23503.html

上一篇:《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阅读笔记
下一篇:读《云教育:开启学习的3A时代》
收藏 IP: 220.165.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