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学习笔记

已有 3100 次阅读 2016-11-27 22:21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教育技术, 创新扩散

《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学习笔记

PU-F

《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一书尝试对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进行理论探索,从创新扩散动力机制、采纳规律和扩散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探讨了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提出了系统化的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框架。

本书核心内容: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价值、相关理论及已有文献,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框架、创新扩散行为主体、创新扩散动力机制、创新采纳决策机制、创新采纳阶段划分、创新采纳者分类、创新扩散项目分析模型、创新扩散系统分类、创新扩散实施策略,以及创新扩散项目结果评估模型等。

本书关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技术能否得到有效推广以及如何推广。

研究问题是: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扩散”机制以及如何促进创新扩散。

理论依据:“创新扩散”理论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

创新扩散是一个传播学理论,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但是对于扩散的研究仍然可以从其他诸如社会学或市场学等学科角度进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扩散研究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新观念、实践、事物等)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研究的。

关键人物:塔尔德 、罗杰斯、班杜拉。

塔尔德,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塔尔德在《模仿的法则》一书中指出,一切发明创造都要由模仿而传播、流传。模仿有适应、重复和对立三个基本社会过程,包括这三个过程的社会学一般规律划分为两种:逻辑规律和非逻辑规律。逻辑规律说明,为什么一些发明得到传播,另外一些却得不到传播。

罗杰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社会学家、作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成功的创新往往是:(需要创新者来推动)小部分狂热变革者——受人尊敬的“早期采纳者”(具备快速传递信息的网络)——“深思熟虑”的早期大众(验证有效性) ——遵守习惯的“后期大多数” ——顽固的落后者。

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学习理论参照点由行为、认知、情感或环境等单一方面向三者综合的转变。人类功能是主体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动态相互作用的产物。本书将班杜拉界定为对创新扩散理论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教育技术扩散动力分析:

1.创新动力,即“技术决定论”,技术完全自主,技术带来的变革超出人控制。动力是一种驱动力,作用对象是创新者,个体或群体。理论研究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什么样条件的教育组织进行技术创新。

2.扩散动力,即“技术工具论”,技术是一种工具,受人控制。驱动力作用对象必须是群体。理论研究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促使教育技术创新的潜在用户将这些成果投入再应用和中介组织为何要促成此事。

目前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生产力悖论”:

1.实际投入巨大(教育系统投入的重要部分)

2.整体成本无法估算(培训成本、调整成本、机会成本)

3.使用效果不明显(ICT使用似乎没有提高成绩)

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需求与任务:

1.经济,远程教育更具成本/效益优势。

2.政治,依靠远程教育和其他技术扩大教育范围成为教育信息化趋势之一。

3.社会,计算机成为学习必须品。

4.文化,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使用技术机会。

5.科技,最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相对滞后,多数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技术培训。

6.教育,转变简单的使用计算机的指导思想,采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技术应用。

教育技术采纳者分析:


教育信息化CIPO分析框架:(1-2-3-4)

1.教育、文化、经济、技术、体制(情境)Context

2.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保障措施(投入)Input

3.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技术的应用(过程) Process

4.对目标实现的贡献与影响(产出)Outcome

总结: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产生,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推进。

1.宏观。指政府在建设方面的政策、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

2.中观。指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开展课程改革试验

3.微观。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1017137.html

上一篇:《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下一篇:《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阅读思考
收藏 IP: 112.117.9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